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截流水力计算(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3-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

由前述可知,这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断面的水深均为假设淹没流时为下游水深,非淹没流时为 临界水深。但这两种方法也有不同之处,现在对此进行讨论。 1. 流速计算公式

方法二(三曲线法)的流速计算公式为V??2gZ,当出现淹没流时,Z为下游落差,对于非淹没流,Z为临界落差,该公式可直接由能量方程导出 。

方法一(图解法)的流速计算公式为V?代入上式可得V??2gZ 因此两种方法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只要系数取值一样,其计算结果将会相同。但由于方法一在计算中进行了简化处理,因而存在如下问题:

( 1)方法一中取非淹没流流量系数m=0.385(常数),对于堰流来说是合理的。因为对一确定的堰,其断面形状和尺寸是不变的。但在立堵截流中,龙口过水断面由梯形逐渐过度到三角形断面,其过水断面形状和尺寸都在变化,流量系数不应是一常数。对于非淹没流,h?hc,因此 m??QBh?,将Q?mB2gH?23及m??hh1? HHhch1?c HH2??3hchc2??24??2由于矩形断面?,相应m?;而三角形断面?,则3222H1?2??H1?4??(1?2??)2m?4??3(1?4??)232。如果将??1.0,??1.0代入上二式,可得矩形断面m=0.385,三角形断

面m=0.358.由此可见,方法一使用的m值实质上是??1.0时流量系数,而没有反映由梯形断面过度到三角形断面时流量系数由0.385过度到0.358的变化过程。而方法二中

hc?1?y2,其值可按(7)式计算。由(6)式可知,梯形端面非淹没流流速HhV2??y2g(hs?z),它反映了c随进占变化的过程

H。

(2)按方法一,当梯形断面出现非淹没流时,为了简化计算,常用矩形断面临界水换带来的误差较小;但当底宽较小时,这种简化计算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例如,当龙口底宽 b=3m,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0,龙口流量Q?500m深计算时

3s,如果按矩形断面临界水

????Q500 hc????6.54m, ?2?2?g(b?nh)9.81(3?h)cc????若按梯形断面临界水深计算

1313?Q(b?2nhc)??500(3?2hc)? hc????7.39m ?3?3??g(b?nhc)??9.81(3?hc)?显然,当龙口进占接近三角形断面时,用矩形断面临界水深代替梯形断面临界水深,其值偏小,因而计算的V值偏大。

如果仍按梯形断面临界水深(4-1)式计算,则hc需要试算。由于方法一需试酸的工作量较大(确定Q~B~?H中关系也需试算),计算较麻烦。而方法二中,当梯形断面出现非淹没流时,其水深 是严格按梯形断面临界水深计算的,按该法计算,仅(7)式中的y值需试算,试算工作量要小一些。 2.龙口宽度

在立堵截流中,希望知道龙口口门宽度B(即戗堤顶部龙口宽度)与龙口流速V的关系,显然方法二是符合这一条件的,而方法一计算的宽度为过水断面平均宽度B。当龙口较浅时,B和B值可能很接近,可用B值近似代替B值;但当龙口较窄,深度较大时,用B代替B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例如,设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0,C-C断面水深h=10m,戗堤高度HB=12m,龙口底部b=10m,则B=b+2n=20m,而

?????21313B?b?2nHB?34m.显然,用B代替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综上所述,用三曲线法计算龙口流速,理论上较严密,反映的影响因素较全面,计算较准确,因此建议采用三曲线法计算龙口流速。

? 课程设计题目 某工程截流Q0?4150m3s,相应下游水位39.5m,采用单戗立堵进占,

河床底部高程30.0m,戗堤顶部高程44.0m,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0,龙

3m口宽度220.0m,合龙后戗堤渗流流量Qs0?220s(合龙中的渗流量可近似

按下式计算:Qs?Qs0z,z为上下游落差,z0为合龙后闭气前最终上下游z0落差),泄流量Qd与上游水位?H上的关系如下:

泄流量3m Q()ds700 1220 1620 1700 2160 2670 3420 3930 上游水位?H上(m) 40.85 41.04 41.28 41.45 41.75 42.05 42.35 42.7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护底时,绘制合龙过程中龙口流速V与上下游落差z的关系曲线V~z,

及龙口流速V与龙口宽度B关系曲线V~B; (2)当护底高度为34.0m时,绘制V~z及V~B曲线; (3)绘制护底高程与合龙过程中最大流速Vmax曲线;

(4)当护底高度为34.0m时,按不同流速分区,确定抛投体粒径d。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截流水力计算(3)在线全文阅读。

截流水力计算(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8747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