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章 传热习题(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2-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7、对大空间的自然对流,通常取加热(或冷却)表面的 为特征尺寸。 答案:垂直高度

18、用套管换热器加热内管的空气,蒸汽在管间冷凝。现欲通过实验方法测定蒸汽和空气的给热系数,需用的主要仪器有 。 答案:热电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流量计

19、柴油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滞流流动,给热系数可用下式计算:。若流量和物性不变,将管内径减半后仍为滞流,

则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变为原来的 倍。 答案:2

L???d???由??1.86di????????WS/???2?di??4??????????????????1/3Nu?1.86Re1/3Pr1/3(di)1/3(??W)0.14?Pr1/3(diL)1/3(??W)0.14分析:

知 ??d?

?1?1/3?1/3?d?1?故??2?

20、传热效率随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 ,但最后趋于一定值。 答案:增大

(三) 计算题

1、某流体通过内径为100mm圆管时的流传热系数为120W/(m2·℃),流体流动的

0.80.4雷诺数Re=1.2×105,此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为Nu?0.023RePr。

今拟改用周长与圆管相同、高与宽之比为1:3的矩形扁管,而保持流速不变,试问对流传热系数有何变化? 解:由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0.023??du???d????0.81?1?()?2?2''Pr0.4

当物性不变时??u0.8d?0.2 ∵u不变, ∴? 求扁管的当量直径de:

设a、b,分别为矩形截面的宽与长

a?d?0.2

由题意b解之

a??13 2(a?b)??d

b?3?d8?d8

?d8?3?d8?316de?4ab2(a?b)2???d2?d?316?3.14?0.005?0.0295m∴

6

设?、??分别为圆管与扁管的对流传热系数,则

aa'

2∴ ?'=1.11?=1.11?100=111W/(m?℃)

对流传热系数由原来的100W/(m2·℃),增至现在的111 W/(m2·℃)。

分析:由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由于矩形扁管的当量直径小于同周长圆的直径,其对流传热系数大于后者。因此用非圆形管道制成的换热器(如最近开发的螺旋扁管换热器),一般都具有高效的特点。

2、一立式换热器规格如下:管长3m,管数30根,管径为 φ25×2.5mm,管程为1。现拟选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饱和蒸气,使之从饱和温度46 ℃ 降至10 ℃,走管外,其流量W=0.07kg/s,其冷凝潜热为356kJ/kg,比热容为1.05kW/(kg℃) 。水走管内,且与CS2呈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5 ℃ 和30℃。已知冷凝和冷却段基于换热管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K1=200W/(m2·℃)和K2=100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合用?

分析:判断一台换热器是否合用,一般可以采用比较传热速率或传热面积的方法,本例采用后一种方法:分别计算已有换热器面积和所需换热器面积,比较二者后即可以得出结论。本例不同之点在于:该换热器既作冷凝器又作冷却器,需分段计算所需面积,即冷凝段所需面积A1和冷却段所需面积A2,而A1、A2的求得又须以Δtm1、Δtm2为前提。因此,解决该题的重点在于求出冷凝、冷却段交界处的冷却水温度,即冷却水离开冷却段的温度t。 解:(1)以管子外表面为基准计算已有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A?n?d0L?30?3.14?0.025?3?7.07m2?(dde)0.2?(0.050.0295)0.2?1.11(2)求所需的传热面积 ① 冷凝段与冷却段的传热量

Q?W?r?0.07?356?24.9kW

Q2?WhcPh?Ts?T2??0.07?1.05?46?10??2065kW

水 ②两段的平均温差 总传热量:Q?Q1?Q2冷却水用量

Wc?QCpc?t2?t1??

K1 CS2 ?24.9?2.65?27.5kW

K2 冷凝段

27.54.18??30?5??0.263kg/s冷却水离开冷却段的温度

t?t1?Q2WCCpC?5?2.650.263?4.18?7.4

水 冷却段

冷凝段的平均温差 46?46℃

3016

CS2

?7.438.6?tm1?38.6?16ln38.616?16.4℃ ℃

7

冷却段的平均温差 46?46℃

7.438.6?55?tm2?38.6?5ln38.65?16.4℃

③所需传热面积 冷凝段 冷却段

'

3A1?Q1K1?tm1Q2K2?tm2?24.9?10200?25.72.65?103?4.84m2

?1.61m2A2??100?16.42

A>A,即已有传热面积大于所需传热面积,所以此换热器合用。

3、将流量为2200kg/h的空气在蒸汽预热器内从20℃加热到80℃。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116℃的饱和蒸汽在管外冷凝。现因工况变动需将空气的流量增加20%,而空气的进、出口温度不变。问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完成新的生产任务?请作出定量计算(要求:换热器的根数不作变化)

分析:由传热基本方程Q?KA?tm着眼考虑:空气流量增加20%而进出口温度不变,即Q增加20%。因为蒸汽的冷凝系数远大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所以总传热系数K接近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空气流量增加后,总传热系数增大,但其增大的幅度不能满足热负荷增大的要求,故可以改变的只有Δtm及A。 解: ??蒸汽?K??空气???空气A??A1?A2?4.84?1.61?6.45m,又管壁较薄可忽略其热阻

0.4

?dRe0.8?空气?0.023Pr?0.023?d?d?Ws/??4???0.8?Pr0.4d2

在物性不变的前提下 由题意,n为常数

?空气?C1WAd0.81.8(a)

?Q?K?A?tm???n?dL??tm

(b)

(a)、(b)二式中C1、C2均为比例系数。 设“1”,“2”分别代表工况改变前后的情况,由(b)式:

d0.8?将(a)式代入:

Q?C2WA0.8??tm?LQ2Q1?WA?2???W?A1???0.80.8?L2??d1????L??d?1??20.8????0.8?tm?tm21?1.2L2?d1????L1?d2???tm?tm21

8

Q2Q1?‘t2?t1已知:1.2 ’?KA100?tln 100?t(b)

100?t比较(a)、(b)二式得 2ln100?tt2?t1?’ K?tmK

将已知数据代入

100?301483(35?30) ln?‘2?909?67.5100?t2

1‘212?0.0604增加冷凝量为 W‘Q‘2WcCpc(t‘2?t1)2?(34.1?30)????1.64 WQWcCp(t2?t1)35?30c

即蒸气冷凝量增加了64%。此例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控制热阻的理解。

由于原来的冷却水出口温度已经很低,冷却水流量加倍后,平均温差即传

'热推动力增加很少,这可由t2与t2的比较看出。但因蒸气冷凝给热系数远大于冷却水的对流传热系数,所以管内对流传热热阻就成为整个冷凝过程的控制热阻。冷却水流量加倍后,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增大到原来的20.8?1.74倍,控制热阻相应降低,导致总传热系数几乎以与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相同的幅度增大,结果使冷凝液大量增加,由此可见,降低控制热阻,是增大传热速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4、废热锅炉由?25mm?2.5mm的锅炉钢管组成。管外为水沸腾,绝对压强为2.8MPa,管内走合成转化气,温度由550℃降至450℃。已知转化气一侧,

22?1?250W/(m?℃)水侧?0?10000W/(m?℃)。若忽略污垢热阻,求换热管的壁温

?

t‘2?34.1?C及tw。

解:方法一:

(1) 先求总传热系数(以管子内表面为基准) di11bKi=242W/(m2·℃) (2) 平均温度差

2.8MPa下水的饱和温度为230℃。 ∴

(3)热通量

TwKi???i???dm45??di?odo?110000?202512500.00252025?0.004?0.0000495?0.00008?0.00413?tm?(550?230)?(450?230)2?270?C2qi?QAi?Ki?tm?242?270?65.3kW/m9

qo?QAo?Ko?tm?Ki2025dido?tm2?242??270?52.3kW/m(4)管壁温度

1) 先着眼于管内的对流传热。 由牛顿冷却定律: ?i(Tqi? 又

Tw?T?qiT?23?Tw)?500?C550?450?i?500?65.3?10250?239℃

②再眼于管外的对流传热

tw?t?q0?0?230?52.3?10100003?235℃

方法二:

(1) 先求传热过程的总热阻及分热阻(基于内表面)

R??12501K?R1?R2?R3??0.002545?2022.5?1?i?bdi?dm20?di?0d010000?25?0.004?0.0000495?0.000082

=0.00413(m℃)/W

(2) 再求管壁温度

在连续传热过程中,温降与热阻成正比。故

T?TWT?t?R1tW?tRT?t?R3R

550?4502已知:t = 2300c T =

R1= 500℃ ℃

∴ tw = T- =

500?0.0040.00413R(T?t)(500?230)?239R3tw = t +

230?R(T?t)

0.00080.00413=℃ 两种解法结果相同

分析:由于管内外水沸腾传热系数较大,管内合成转化气对流传热系数相对要

10

?(500?230)?2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四章 传热习题(2)在线全文阅读。

第四章 传热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7833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