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逐年攀升(见图1-3)。
图1-1 黄沙腰镇近5年GDP增长情况
图1-2 黄沙腰镇近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2
图1-3 黄沙腰镇近5年产业结构情况 (二)城镇建设提质加速
城镇化快速发展,城乡容貌明显改善。一是谋划黄沙腰小区建设项目,目前小区土地征收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及清表工作全面完成,小区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二是完成李家大屋周边道路复古工程、沿溪景观带等建设项目;三是完成总投资60余万元镇中心道路白改黑工程,改变了多年来集镇路面低洼破损不堪的现状;四是投资100万元对黄沙腰镇李姓东大屋16间400余平米进行了修缮;五是通过全面开展整村环境“洁化、绿化、美化”提升改造,完成全村外立面改造,搭建村庄归口景观及10余处沿路小品,建成骑行公路2.3公里,打造景区化特色村庄。六是拆除违法建筑68891平方米,拆除整改蓝色屋面3243平方米,清理违法广告50余处,极大改善了集镇整体环境;七是编制完成了《黄沙腰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计划在2017-2019年三年内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综合环境整治;八是完成七个村自来水提升工程,实现城乡供水
3
普及率100%,极大改善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镇、村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集镇生活垃圾全部清运外运处理。
(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五年来,全镇围绕交通、水利、电力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破解发展的瓶颈。交通方面:投资500万元建设范山至东坞4.2公里联网公路,改变了范山自然村到集镇需绕道柘岱口的交通现状;遂江公路遂昌至黄沙腰段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十三五”可开工建成;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沥青路),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问题。水利建设方面:全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小型农田水利、山洪灾害防治、电站增效扩容等工程,保障了生活供水安全和生产用水。电力建设方面:全镇有水电站10座,电站装机容量达72000千瓦时,年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用电量200万千瓦时,保证了用电需求。
(四)产业建设蓬勃发展
“五色”产业特色鲜明。以黄、红、黑、绿、蓝“五色”为基础的特色精品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黄色”产业黄沙腰烤薯已连续12年蝉联省农博会金奖,现种植面积3500亩,鲜薯产量6125吨,年产烤薯近800吨,产值2600万元。“红色”产业高山红提于2011年开始在大洞源试种,高山自然甜的名声已享誉在外;另外,红花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黑色”产业石蛙养殖效益持续增长,全镇已发展到5家,年产值200余万元;完成了中央现代化渔业项目光唇鱼繁育养殖基地建设,引进全
4
新香鱼品种,产品热销省内外。“绿色”产业丰厚,全镇共有林地面积17.9万亩,其中有14.3万余亩列为公益林,享受公益林补贴的农民达到8000多人,五年来共发放公益林补助款1417.2万元;高山蔬菜经济效益明显,现已成功创建市级精品特色农产品示范乡镇,新增10个无公害农产品和2个绿色产品,大洞源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建设蔬菜钢架大棚4840平方米,成功培育高山绿色蔬菜470余亩,以“私人订制”模式将蔬菜配送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年产值达370万元。“蓝色”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相继引进国庆桃、蓝莓、三叶青、覆盆子等作物和稻田养鱼产业。
农旅融合发展迅速。近年来,黄沙腰坚持把农旅融合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是投资450余万元建设“洞源壹号”,采用专业化托管模式,将15年经营权打包出租给杭州宿源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该村22余户农户发展农家乐。二是以大洞源客家文化为特色定位,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旅游附加值,丰富和提升品牌,打造了一批新型精品民宿。经过运营,大洞源民宿及农家乐累计接待旅游团队160余支,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0余万元,农家乐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同时成功与“忘尘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800M+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已成功建成“洞源贰号”,规划启动“洞源叁号”和扩大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大洞源已成为遂昌美丽乡村建设、民宿打造的标杆和样板,农旅融合将是促进黄沙腰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黄沙腰工业经济非常薄弱,主要为萤石矿开采
5
和小水电,均为传统产业,另有少量农产品加工,主要为薯条加工,工业经济正在转型升级。
(五)社会民生不断改善
扶贫帮困效果明显。严格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紧抓“消除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工作,全镇219户505人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已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累计发放帮扶资金15万元。在此基础上,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三分地增收”计划,提升低收入农户内生“造血”功能。
社会保障基本普及。全面巩固大社保体系建设,201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00人,参保率达98.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939人,领取养老金1525人;社会保障卡已完成制卡4821张,发放社保卡3533张,发卡率73.3%。小洞源村、仙人坝村、大熟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已投入使用。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取得专业资格证书4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7人。
计生、医疗卫生卓有成效。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实现长效节育率80.2%、计划生育率94.02%。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就诊人次从2012年的1628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208人次。大洞源村、邵村村、仙人坝村等三个村已建成村卫生室。
文化体育繁荣发展。镇村文体事业朝气蓬勃,组建了女子腰鼓队、健身队。我镇代表队在全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合唱比赛中获乡镇组金奖。争取到黄沙腰村省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重点村落和邵村省级历史文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黄沙腰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