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额中属于企业主业范围的投资额。
14.非主业:指在本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总额中不属于企业主业范围的投资额。
15.备注:简要说明项目建设内容、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等事项。 表内公式:
3、4、7、8、9、10、11、12栏合计行=新开工项目+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新开工重点项目小计;续建项目≥续建重点项目小计;重点项目小计≥所属十项之和。
栏间公式:
7栏=(8+9+10)栏=(11+12)栏。 八、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12年度预计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况。
2.表内“本年预算投资额”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12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3.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投资性质:企业应分别按新增投资、追加投资两项内容选择填列。 2.投资类别:企业应分别按对子企业追加投资、新设企业投资、并购投资、参股投资和其他选择填列。
3.被投资企业所属行业:企业应按被投资企业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选择填列。
4.本年预算投资额:反映企业2012年度该项目预计投入金额。
5.年末预计累计投资额:企业应按2012年末预计对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投资金额填列。
6.年末预计持股比例:企业应按2012年末预计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填列。
7.预计当年投资收益:反映企业2012年度该项投资的预计投资收益。 8.投资依据:填列该项目预算实施的主要批准依据,如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 6 —
董事会决议、投资意向等。
表内公式:
8、9、11栏合计=浮动行合计。
九、金融工具情况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12年度预计金融工具投资所占用的资金规模及获取的投资收益等情况。
2.表内“上年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相关指标分析填列。 3.表内“本年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12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5.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平均资金占用额:反映企业预计2012年度安排该类投资平均占用的资金金额。
2.投资收益:反映企业2012年度预计通过该类投资获取的投资收益总额,包括实际收到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投资收益。
3.投资回报率:反映企业2012年度预计该类投资的投资回报水平,根据“投资收益”占“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4.股票投资:反映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买卖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包括企业以参股、控股为目的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的内容。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汇总填列。
5.债券投资:反映企业预计投资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债权性投资,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投资汇总填列。
6.基金投资:反映企业预计购买的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情况。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汇总填列。
— 7 —
7.委托贷款:反映企业预计通过金融机构(受托人)发放的贷款。 8.委托理财: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委托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投资。委托理财填列委托投资资金总额,不区分具体投资项目填列。
表内公式:
6行=(1+2+3+4+5)行;3栏=(2-1)/1栏×100%;6栏=(5-4)/4栏×100%;7栏=4栏/1栏×100%;8栏=5栏/2栏×100%。
十、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12年度对外筹集资金及筹资费用的预算情况。 2.表内“上年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相关指标分析填列。 3.表内“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年末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12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5.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上年数:反映企业截至2011年末通过该融资渠道对外筹集资金的余额。其中股权筹资仅填列上一年度通过发行股票等股权筹资方式筹集资金的余额。
2.本年增加数:反映企业2012年通过该融资渠道对外筹集资金的预计发生额,其中:长期筹资有关项目本年增加数包括按《企业会计准则》预计计入相关账户余额的利息费用。
3.本年减少数:反映企业2012年通过偿还或回购等方式减少的该类对外筹资的预计发生额。
4.年末预算数:反映企业截至2012年末预计通过该融资渠道对外筹集资金的余额。
5.筹资费用:反映企业2012年度通过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预计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包括预计的筹资手续费用和当年发生的股息、利息支出等。
6.短期债券: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或者其他短期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7、一年内到期的带息非流动负债:反映企业长期借款、中期票据、应付债
— 8 —
券、融资租赁应付款等带息非流动负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金额。
8.应付债券: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包括企业债、普通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中期票据及各类资产证券化债券等。
9.融资租赁:反映企业预计通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方式筹集的资金,根据“长期应付款”项目分析填列。
10.其他带息非流动负债:反映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之外的其他带息非流动负债。
11.股权筹资: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及其他股权性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
12.其他筹资:反映除以上情况之外的其他筹资,包括政府无息贷款等。 表内公式:
1行=(2+18+20)行;2行=(3+11)行;3行=(4+7)行;4行≥(5+6)行;7行≥(8+9)行;9行≥10行;11行=(12+15+16+17)行;12行≥(13+14)行;18行≥19行;4栏=(1+2-3)栏。
十一、人工成本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12年度的人工成本、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职工人数等预算情况。
2.表内“上年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3.表内“本年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11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12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4.表内“增减率”有关指标依据表内“上年数”和“本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5.表内第八部分仅由参加工资总额预算试点企业的集团层面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不含劳务派遣用工支出(下同)。
2.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全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
— 9 —
3.职工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预算年度内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在本单位的固定职工及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
4.保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为职工缴纳的各种保险费用。
5.社会保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费用,包括企业上缴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在此费用之外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职工负担的补充养老保险(年金)以及补充医疗保险等。
6.福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在工资以外给职工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主要包括企业负担的职工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事业补助支出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企业为职工负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不在此项反映。
7.住房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而负担的所有费用,包括企业预计为职工负担的住房补贴(包括一次性发放的住房补贴和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取暖费、宿舍的折旧费等。已纳入工资总额的住房费用不在本项目重复填列。
8.在岗职工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预算年度内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在本单位、并在工作岗位上的固定职工及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
9.支付给内退及下岗职工工资总额:反映企业预计支付给内退及下岗职工的工资总额。
10.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反映企业预计支付给离休、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包括养老金、福利费等。
11.劳务派遣用工支出:反映企业为将有关工作(如服务性工作)以劳务形式整体外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而支付的费用。
12.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情况:企业暂按照《关于做好2010年度试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送工作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10?24号)等以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政策和调控要求,并结合预算年度生产经营和用工的预测情况合理预计填列。本部分内容仅由试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企业的集团总部填列。
13.工资总额:指企业预算年度支付给全部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离岗和内退下岗职工的生活费等。不包括劳务派遣费用。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0926-7附件2、2012预算报表编报说明(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