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
工作动态
2008年第1期 总第8期
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2008年3月19日
本刊导读
【项目组工作动态】
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学期工作计划布臵会 朝阳区教委制定并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室建设工作方案
【各校课改工作动态】
在课改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寻找乐趣——朝阳区八十中学高一新课程实施研讨会纪实
北京化工大学附中高中课程改革行动方案(摘选) 积极探索,稳步前行 高中教师寒假参加校本培训
明确定位教学目标——参加朝阳区高一语文教研活动有感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召开第二模块考试质量分析会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组织教师到北京八十中参观学习 试点合作学习方式见成效
完善高中课改文件汇编,推进课改顺利开展 紧跟高中课程管理步伐,做好三期升级录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动态】
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进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校信息员总结表彰会
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系统使用培训会 【本期最佳信息员】
板块一 项目组工作动态 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学期工作计划布臵会
2008年2月26日,朝阳区教委组织召开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计划布臵会,中教科、高中教研室相关领导及33所进入高中课改学校的课改工作主管校长参加了会议。本学期针对高中课改重点工作布臵如下:
1.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实施新课程的规范化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落实区高中课程改革相关文件,做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考核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教学评价等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工作,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2.加强培训,提高干部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好市、区级各类培训,同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高干部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3.抓好课程管理,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
学校近期任务主要是编制好2008至2009学年高二年级课程设臵
2
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特别是按照北京市的统一要求,做好开设通用技术科目的各项准备,确定任课教师,并保证教师参加北京市的统一培训,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好相应的专业教室。制定2008至2009学年度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模块的计划,满足北京市课程设臵要求,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此,学校要组织教师按照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市区课程设臵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定文、理科开设的选修模块,做好师资培训等人员准备。学校教务处要进行学生课表的编制及选修过程的模拟演练工作,以确保选修模块有序、稳妥地进行。学校要依据《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按规定开设校本课程,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4.抓好课堂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学校要加大课堂教学管理的力度,通过教学设计检查评比,教学目标制定的检查,深入听课,组织校内研究课、观摩课等,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5. 开展课题研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以市级课题“朝阳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与管理研究”项目为抓手,针对课程设臵、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问题开展研究,解决新课程安排及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校要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研究有主题,过程有记录,活动有结果。市区将组织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
6.抓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落实
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校本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
3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要用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探索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多种方式,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评价。
7. 抓好阶段总结,为新一轮的工作提供经验
第一学年课程改革实验结束后,要在6月份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总结,为新高一的新课程实施提供借鉴。各学校要检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了解在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要组织教师交流和研讨,总结教学工作的经验和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工作的持续改进。
朝阳区教委制定并开始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室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保证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稳步、顺利推进,依据普通高中高二年级学科课程开设需求以及办学特色要求,区教委进行了保证高中新课程顺利实施和保证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专业教室建设需求的进一步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及区、校具体情况制定并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业教室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方案确定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专业教室建设的基本目标为: 加强普通高中各专业(专用)教室的建设,保证高中新课程顺利实施:1.满足所有普通公立高中新课程开设的基本需求;2.建设1-2所学校使之全面达到专业教室市颁标准;3.在保证市级示范校全面达到市颁标准的基础上,建设1-2所学校使之达到专业教室北京市先进水平。
4
二、方案确定我区普通高中新课程专业教室建设的基本原则为: 1.切合实际原则。专业教室建设应具体结合学校场地、教师水平、学生层次等实际情况,确保专业教室建成后的有效使用。2.分类建设原则。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以学校功能及其在我区所发挥作用,将我区普通公立高中分三类进行建设:第一类,达到北京市先进水平;第二类,全面达到市颁标准要求;第三类,满足高中课改要求的主要项目需要(必修、必选)。3.广泛参与原则。所建专业教室在使用过程中,应能保证学生广泛参与,有效进行动手实践,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相融通。4.注重实效原则。关注成本,节俭实用,原则上不建单次开课耗材过高的专业教室;应用于动手实践课程的专业教室原则上每校只建一个;开课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加装监控设备,保证师生安全;专业教室的建设要有利于开展教学,力争做到师生满意。5.突出特色原则。专业教室的建设应结合高中新课程开课实际需要,凸显新课程特色;各类学校的专业教室建设要有本学校的特色。6.试点先行原则。专业教室建设采取按校按实验室类别进行先期试点的办法,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其优缺点,完善提炼各类专业教室具体配备标准,然后在相对成熟条件下,全面推开普通高中专业教室建设工作。
三、方案实施的具体工作大致安排为:
1.中教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学校所提出的建设需求进行论证。2.选取市级示范校2所,按照建设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确保能按计划投入使用。1月上旬定地点、标准、设备,拿出装修设计思路;2月份,筹备、开标、公示、签协议、进场施工;4月份,工程完工、工程验收、投入使用;6月份,学校依据建设方案试验使用,并不断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朝阳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