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名著复习教学案
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对忠心耿耿的孙恬空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可见,唐僧还真足可憎可恶。 ②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寓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对自己从不懈怠。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③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爱嚷嚷着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不利已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④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投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作战,足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6. (2010·江苏省苏州市)名著阅读。
①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②如果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好汉们的取胜也与巧妙利用“天时”有关,请你说说当时的“天时”是怎样的。
答题要点:①“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要“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②六月某天,赤日炎炎的日中之时(答出“天气炎热”即可) 7、孙悟空的形象是人性、猴性和神性的结合的产物,分别具有人、神、猴的特点,请你根据小说内容,举例进行简单分析。 人性:知恩必报(保护唐僧);好虚名(经常说“坏了老孙的名头”);虚荣心强(不喜欢别人称他“弼马温”,被猪八戒智激)。 猴性:猴子的样子;猴子的嗉子;爱吃桃; 神性:斤斗云;72变;有神力(使用的兵器;可以肩扛两座山飞奔;) 8、(2011·山东烟台)请说出下面名著选段所写的人物,并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
孙悟空,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理想中的人间英雄: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 ,凡人的弱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
41
初三语文名著复习教学案
冲动,爱作弄人 。 9、(2011·江苏泰州)下面是《 西游记》 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1)简要概括小说中“D” ,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2)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
不行,因为当孙行者和八戒闹矛盾的时候,须由他出来劝说调解,两位师兄外出时,就由他陪伴师傅,如果没有了他,唐僧就危险了,经也取不成了。所以沙和尚是不能缺少的一位人物。 10.(2011·黑龙江哈尔滨)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D
11.(2011·广西桂林)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2012龙岩市】《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猿心”,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大圣纵身跃上佛祖手心,一路前进;看见五根肉红柱子,就用毛笔在(中间)柱
子上写道“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完还在柱子根下撒了一泡尿;结果佛祖将五指化作五座 联山,将大圣压在五行山下。
【2012梅州市】名著推荐阅读(6分)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彀了!”
42
初三语文名著复习教学案
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20.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 朝的 (人名)。(2分) 21.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分) 22.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_________ 【答案】20.明 吴承恩
21.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只写“偷吃人参果”得1分) 22.表现了猪八戒贪吃、急躁的性格特点。 【2012苏州市】名著阅读。(5分)
①《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答案】4.①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看女儿和妻子。
【2012宿迁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8分)
悟空打死小妖,变作它的模样,来到妖怪母亲门前,叫开了门,道:“我是平顶山莲花洞差来请老奶奶的。”到了二层门下,闪着头往里观看,见那正当中高坐着一个老妈妈。
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心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道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了肝肺,用尽了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到此际也没奈何,撞将进去,朝上跪下道:“给奶奶磕头。”老怪问道:“你是那里来的?”悟空道:“平顶山莲花洞,二位大王差来请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顺的儿子!”就叫抬出轿来。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四回,有改动)
(1)选文中孙悟空说“两界山(即五行山)师父救了我”,请联系选文之前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孙悟空被压两界山的原因。(4分)
(2)选文中,一向坚强勇敢的孙悟空却“哭”了,并“跪”在老妖怪面前,这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
(1)(4分)孙悟空大闹天宫(2分),如来佛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2分)。
(2)(4分)“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1分),“跪”又表现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随机应变、能曲能伸、重情重义等任一点)的性格(3分)。
【2013福建省漳州市】
①《西游记》中“紧箍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请概述唐僧得到“紧箍咒”,并使孙悟空服从管教这个情节。
示例:孙悟空打死强盗,被唐僧数落,一怒之下离去。观音传给唐僧嵌金花帽、紧箍咒等法宝。悟空回来后戴上帽子,唐僧念动咒语,金箍咒紧勒在悟空头上。悟空头痛难忍,求饶,从此服从管教。
【2013广东省湛江市】4.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43
初三语文名著复习教学案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⑴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2分)
⑵请根据文段中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4.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2分)
⑵①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②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2分)(说明:“不辨妖魔”和“不辨是非”答其一即可)
56【2013江苏省连云港市】
(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踏上取经之路后,曾几度返回花果山,请选择其中一次简要叙述经过。(4分) (1)(4分)示例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把他赶走(2分),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回(2分)。
示例2:六耳猕猴假扮悟空抢夺了唐僧行李,抢占花果山(2分)。沙僧去讨要行李,不敌假猴王,去落伽山找观音帮忙,悟空得知此事,与之返回花果山,大战六耳猕猴(2分)。 59【2014江苏省苏州市】
4.名著阅读。(5分)
(1)下而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同答问题。(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米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答案】4.(1)“牛魔王“以吃斋为同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 31【河南省】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 ②弼马温 ③齐天大圣 ④孙行者 ⑤斗战胜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例:①美猴王:“美猴王”的称号是由石猴儿而来,他第一个进入了水帘洞,为众猴找到了“家”,做出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另外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所以得名“美猴王”。 ②孙行者:唐僧因为要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收服孙悟空后对悟空道:“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③弼马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④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差使,就一气之下回了家,自封为“齐天大圣”。 ⑤斗战胜佛: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孙悟空的受封应当是属于西方极乐世界。(任选2个,每个2分,共4分)
44
初三语文名著复习教学案
《鲁滨孙漂流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鲁滨孙在__巴西_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2.在荒岛上,鲁滨孙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野山羊_______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3.偶然机会,鲁滨孙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稻______ 苗和___麦_______ 苗。
4.鲁滨孙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波儿______。
5.鲁滨孙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____两斗大米______和____两斗大麦______,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_面包_______。
6:鲁滨孙在岛上还用____羊皮______制作了一把伞。
7.鲁滨孙用近_____两___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__六____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8.救了“星期五”,鲁滨孙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___西班牙_______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9.《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___英_____国小说家___笛福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_____英国小说和报刊文学之父_____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10.《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_____一_____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1.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伦敦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
4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初三语文名著格列佛汤姆索亚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