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D E.IgA
28.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上CD4抗原,荧光素应标记在 A.CD4抗原上
B.CD4单克隆抗体上 C.固相载体上 D.抗人Ig抗体上 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TC B. Ts C.TH
D.NK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9.具有CD4分子表面标志的是
30.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起辅助作用的是 31.对多种类型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2.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 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 A.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
B.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 C.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D.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 E.B和C正确
33.某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应给Rh-母亲注射 A.抗Rh因子抗体 B.Rh抗原 C.免疫抑制剂 D.免疫增强剂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1.B 2.C 3.E 4.C 5.A 6.D 7.D
8.B 9.C 10.E 11.D 12.A 13.D 14.E 15.B 16.C 17.B 18.B 19.D 20.D 21.D 22.E 23。E 24.B 25.B 26.E 27.B 28.B 29.C 30.C 31.B 32.E 33.A
模拟题三
一、 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完全抗原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是( )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 B、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 C、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D、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抗原性 2、胸腺依赖性抗原是指( ) A、在胸腺中产生的抗原
B、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C、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
D、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3、异嗜性抗原又称为( )
A、 异种抗原 B、共同抗原 C、Forssman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4、机体初次受微生物感染时,血中最先增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A B、IgG C、IgM D、IgE 5、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Ig是( )
A、 IgM B、IgG C、IgD D、IgE 6、免疫球蛋白的Fab片段能够( ) A、 激活补体 B、结合抗原 C、结合细胞 D、通过胎盘 7、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物”是( ) A、免疫复合物 B、细菌脂多糖 C、甘露糖 D、MBL
8、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
A、C1 B、C4 C、C3 D、C5 9、既有过敏毒素作用又有趋化作用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 A、C2a B、C3b C、C5b67 D、C5a 10、细胞因子具备的特点是( )
A、高效性 B、重叠性 C、多效性 D、以上均是 11、能诱导骨髓红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 A、EPO B、TPO C、M-CSF D、SCF 12、人类MHC定位于( )
A、第17号染色体 B、第6号染色体 C、第9号染色体 D、第2号染色体 13、不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 )
A、T细胞 B、上皮细胞 C、B细胞 D、成熟红细胞 14、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改变的自身抗原 D、隐蔽抗原 15、CD8分子主要表达于( )
A、CTL/Tc细胞 B、单核细胞 C、B细胞 D、巨噬细胞
16、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结合的CD分子是( )
A、CD21分子 B、CD2 分子 C、CD4 分子 D、CD8分子 17、CD28的配体是( )
A、CD19 B、CD21 C、CD80 D、CD40 18、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B细胞
19、不能直接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 A、NK细胞 B、巨噬细胞 C、CTL细胞 D、B细胞
20、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不包括( )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中性粒细胞 21、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 ) A、Th1和Th2细胞 B、Th1和Th0细胞
C、Th1和CTL(Tc)细胞 D、Th2和CTL细胞
22、对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A、NK细胞 B、Mф细胞 C、CTL细胞 D、LAK细胞
23、与B细胞活化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膜表面分子间的作用是( ) A、B7分子与CD2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CD40L与CD40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CD4与MHCII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D、IL-2与IL-2R间的相互作用 24、抗体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 A、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B、抗体产生量多 C、抗体亲和力较高
D、抗体生成的潜伏期较长
25、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Fc受体的细胞是( ) A、NK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内皮细胞
26、没有补体参加的超敏反应性疾病是( ) A、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Graves病
27、与II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 ) A、IgG或IgM类抗体 B、CD4+Th1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28、类风湿因子主要是( )
A、IgG类自身抗体 B、IgM类自身抗体 C、IgD类自身抗体 D、IgA类自身抗体 29、Mф具有的生物学作用是( ) A、吞噬杀伤作用 B、抗原提呈作用 C、免疫调节作用 D、以上均是
30、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不包括( ) A、γδT细胞 B、B1细胞 C、NK细胞 D、Tc细胞 31、Th和Tc细胞均具有( )
A、 CD3 B、CD5 C、CD8 D、CD4 32、参与适应性(或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 A、T细胞、B细胞、NK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NK细胞细胞 C、T细胞、B细胞、APC D、APC、NK细胞、B细胞
33、慢性肉芽肿病(CGD)的发生机制是( ) A、C1抑制物缺陷 B、Btk基因缺陷 C、I因子缺陷
D、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NADPH)基因缺陷 34、肿瘤胚胎性抗原的特点是( ) A、胚胎期产生,出生后仍然存在 B、仅以膜结合形式存在
C、在宿主体内免疫原性极弱 D、在宿主体内免疫原性极强
35、一肾脏移植患者,术后一切正常,三个月后出现体温升高。肾移植一侧胀痛,尿量减少,病人可能是: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6、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 )
A、超抗原 B、免疫调节剂 C、佐剂 D、半抗原 3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属于( )
A、免疫标记技术 B、直接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反应 D、沉淀反应 38、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腹腔注射 C.皮下注射 D.口服
39、免疫抑制疗法不宜用于( )
A、超敏反应性疾病 B、自身免疫病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缺陷病 40、可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 ) A、白喉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卡介苗 D、脊髓灰质炎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
41、人类B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是在( ),T细胞的分化成熟部位是在( )。
42、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有经典途径、( )途径和( )途径。 43、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 )作用和( )作用。
44、人类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供,受体( )等位基因匹配程度,二者差异越( ),成功率越高。 4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含量最低的Ig是( )。 46、抗原分子一般具有两种特性,即( )和( )。 47、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HLA-DP、( )、( )三个亚区。 48、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主要是由APC表面( )分子与T细胞表面( )分子结合相互作用产生的。
49、ABO天然血型抗体属( )类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抗体为( )类抗体。
50、IV型超敏反应又称( )反应,致敏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三套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