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舍小取大
有一次,著名的作家阿里和他的两位朋友吉伯、马沙一同旅行。
当三人行到一处山崖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拉住他,才使他获救。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因为喝水而发生口角,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在沙滩上又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结束旅行时,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会选择两种不同的载体记下两件事呢? 马沙说:“记在石头上,我会永远记住吉伯救了我;写在沙滩上,随时间的推移,它会被风吹得一干二净。
阿里敬佩地抓住马沙的手,说:“有这样的朋友,真是荣幸。”
1 给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
山崖( ) 附近( ) 好奇( ) 载体( ) 2 组字小魔术。
耳十又=取 耳十( )= 耳十(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 敬佩------( ) 幸而------( ) 4形近字组词。
辛( ) 推( ) 载( ) 旅( ) 崖( ) 幸( ) 准( ) 栽( ) 族( ) 涯( ) 5多音字组词。
hy ( ) dá ( ) lu? ( ) ju? ( ) 喝{ 打{ 落{ 角{
ha ( ) dǎ ( ) là ( ) jiǎo( ) 6 照样子写词语\
一干二净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起旅行的三人分别是( )、( )和( ) (2)马沙记录两件事的载体分别是( )和(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恨他,所以在沙滩上记了下来。( ) (2)吉伯救了马沙一命,马沙感激他,所以在石头上记了下来。( ) 9,“阿里敬佩地抓住马沙的手,说:‘有这样的朋友,真是荣幸。’”你觉得马沙是个怎样的朋友?
10,你怎样理解题目“舍小取大”的意思?
22 第一个来到地球的人
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二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壮外,还有一位奥德伦。当时阿姆斯壮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
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间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壮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大家在笑声中,都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
1查宇典。
“登陆”的“登”查( )部,还剩 ( )画;“环顾”的“顾”查( )部,还剩 ( )画 2仿照例子,改头换面。
例如:壮----状 喻---- 记----- 伦-----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名言 ( )地回答 ( )的掌声 ( )的问题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家喻户晓: 5多音字组词。
kōng( ) gti ( ) huì ( ) dù ( ) 空{ 给{ 会{ 度{
k?ng( ) jǐ ( ) kuài ( ) du?( ) 6形近字组词。
晓( ) 裂( ) 场( ) 弟( ) 绕( ) 烈( ) 扬( ) 第( ) 7按括号里的要求写词语。
特别 ---- (近义词) , 成功----(反义词)
8第一次登陆月球的人其实有两位,他们是( )和( )。 9奥德伦是怎样化解尴尬气氛的?
10 从奥德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 )的人。
23 生命中最初的痛
那一年他刚满七岁,读小学二年级。
一天下午,老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地里采摘还未成熟的青豆荚,他个子最矮小也最卖力。孩子天生好馋,何况又是饥饿年代。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儿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惟有他,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
散学时,老师逐一盘诘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胆怯地默认了。惟有他挺胸、抬头、干脆爽朗地答道:“没有,一颗都没有。”
老师死死盯着他、再次厉声责问,他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去。“一点不老实,小小年纪就撒谎。”他被牵:着耳朵推搡,其他同学回家了,惟有他留下了,流着泪??
1查字典填表。 要查的字 摘 脆 音 序 音 节 部 首 再查几画 组 词
2形近字组词
已 ( ) 推( ) 盯( ) 枚( ) 朗( ) 己 ( ) 惟( ) 叮( ) 杖( ) 郎( ) 3,给加横线的多音字注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好( )馋 散( )学 干( )脆 撒( )谎 没( )有 校( )园 4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青豆荚 ( )责问 ( )地默认 ( )爽朗 ( )盘诘 不谙( ) 5仿照例子,用划横线的词语造句。
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
造句: 6 “劳动过程中,全班同学几乎都私下偷偷地往嘴里塞了几枚青豆”,而他为什么“始终不曾让自己吞下一枚豆子”呢?他是不是很傻,他当时可能是怎么想的?
7当别的孩子都“胆怯地默认”的时候,惟有他挺胸、抬头,他期待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看老师的做法?
8仔细阅读短文,说一说“生命中最初的痛”指的是什么。
24 新转来的插班生
昨天下午,我们教室来了一个插班生。老师拉着他的手对全班同学说:
“你们应当高兴。今天,有一个出生在卡拉布里亚市的男孩儿来我们学校念书,他的家乡离我们这里有五百多英里。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茂密大森林,雄伟的高山,居住着勤劳、智慧、英勇不屈的人民,是我们祖国的一块宝地。你们要真心实意地爱这个孩子。别让他感到且己是远离家乡跑外地人。”
老师说完站起来,在一张意大利地图上,指着卡拉布里亚市的地理位置,对那个总是得头等奖的孩子大叫一声“德罗西!”德罗西马上站起来。“到这儿来!”老师发话。德罗西离开座位,来到讲台前,面对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你是学校的优秀生,请你以全班的名义拥抱新学友,表示欢迎。这是皮埃蒙特区的孩子拥抱卡拉布里亚区的孩子。”老师说。德罗西紧抱卡拉布里亚男孩,用他那响亮的声音说:“欢迎!”男孩儿也狂吻德罗西的面颊,大家热烈鼓掌。
1 给下面画横下的字注音
拥抱 ( ) 英勇不屈 ( ) 狂吻 ( )
2 辨字组词
插( ) 德( ) 转( ) 迎( ) 优( ) 播( ) 得( ) 传( ) 仰( ) 犹( )
3修改病句。
小男孩也狂吻德罗西的面颊,大家激烈鼓掌。
4仔细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男孩是出生在卡拉布里亚市的德国男孩儿。( ) (2)德罗西是学校的优秀生。( )
5老师说这位新转来的插班生的家乡是“祖国的一块宝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块“宝地”呢?用 原文回答。
6 对新来的插班生,我们全班同学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5 仁爱无敌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因为这是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孤独( ) 出售( ) 忧郁( ) 诚恳( ) 照顾( ) 2 下面每组的两个字有点像,试着把它们区分开,各组一个词。
状( ) 镑( ) 忧( ) 恳( ) 健( ) 壮( ) 傍( ) 优( ) 肯( ) 建( ) 3,读句子,选择划横线字的准确意思填在括号里。
炒:①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翻动至熟。②指倒买倒卖。③指解雇。 (1)炒菜时要先放油再放菜。( )
(2)不努力工作,随时可能叫老板给炒了。( )
(3)这所宅子很快被炒到10万英镑。( )
底:①物体的最下部分。②事情的根源、内情。③底数的简称。 (1)这所房子的底价是8万英镑。( ) (2)什么事情,他总爱刨根问底。( ) (3)海底物产丰富。( )
4联系上下文,根据所给的意思填成语。
( ):像蜂群似的相随而来,文中指要买房的人多。
5房子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很快就被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为什么还满目忧郁呢?
6那位衣着朴素的青年为什么会赢得胜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三年级语段阅读(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