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能穿过通风机房和通风管道,且不能紧贴通风管道的外壁敷设。 4)厂房、锅炉房的要符合耐火等级要。
6.2加热炉系统
1)单位应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
2)锅炉上水、点火、升压、运行和停炉都要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3)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要是对锅炉的水位、汽压、汽水质量和燃烧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锅炉水位波动应在正常水位范围内;在其运行中要保持汽压的稳定,而且,如需要对汽压进行变化,变化应力求平缓。
4)在对易积灰面吹灰时,应增大燃烧室负压,以免炉内火焰喷出烧伤人。为了保持良好的蒸汽品质和受热面内部的清洁,防止发生汽水共腾和减少水垢产生,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必须按规定排污,给水也应预先处理。
5)对停止运行的锅炉进行必要的保养。常用的有干法保养、湿法保养和热法保养三种。
6.3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针对《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中所列出的二十种危险危害因素,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际,可对操作人员提出以下安全管理制度细则: 1)烫伤:
31
a.确认容器、管道内余汽余水已放尽。
b.炉膛内温度低于60℃、分离器等容器内温度低于40℃方可进入工作。
c.着棉织服装,戴防烫手套。 d.手不得直接帮扶被焊、气割物件。 2)火灾爆炸:
a.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确认措施执行情况。 b.清理作业场所积粉、积油等可燃物,做好防火铺垫隔断,动火点配备2瓶以上消防器材。
c.电动工器具、焊机等应能随时切断电源,电线外绝缘无破损,不得有漏电、短路、打火、过负荷现象。
d.搭设竹制脚手架必须避开高温热体,环境温度大于60℃的区域不得使用竹制脚手架。
e.动火工作结束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不残留火种。 3)物体打击:
a.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防护鞋。
b.上下层交叉作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好避开、隔离等防护措施。 c.使用扳手、撬棍等工具时不得用力过猛。 4)高空落物:
a.工具、零部件应用绳索传递,不得抛掷。
b.对打开的垂直管口、孔洞进行临时封堵,平台格栅上放物件做好铺垫。
32
c.交叉作业必须铺设安全网、拉隔离带。
d.作业点下方设警示围栏,设置监视人,严禁非作业人员在作业下方停留。 5)高处坠落:
a.有妨碍高空作业的病症者,禁止高空作业。 b.使用移动梯,必须设专人扶梯。
c.使用经验收合格的脚手架(炉膛脚手架必须经过设备部、安监部、搭设单位、使用单位四方验收合格),且每次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不得超负荷使用,严禁用脚手架做为起吊支架。 d.上下脚手架时,不能戴手套,手要抓住,脚要踩稳。
e.正确佩戴合格的安全带,并牢固固定,不得低挂高用。f.炉内冲灰人员站立稳定后,再通知打开消防水,由两人以上抱牢水带,设专人监护进行冲灰。 6)起重伤害:
a.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钢丝绳,并悬挂可靠固定,严禁超负荷起吊。 b.起吊物件时工作人员禁止站在或通过起吊物下方。 c.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7)机械伤害:
a.对管口时,指定经验丰富人员负责指挥,要相互协调配合好,防止挤伤手。
b.使用砂轮机和坡口机时,带好防护眼睛或面罩。 c.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3
8)触电:
a.使用检验合格的电动工具,外层绝缘无破损。 b.使用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盘或配电箱。
c.接电源时插头从动力箱侧孔进入,电源盘应放在监护人员随手可以操作的地方。
d.金属容器内不准同时进行电焊和气焊作业,焊接地线必须接在被焊物上;接、拆临时电源和焊接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e.炉膛内照明电压应为36V以下的行灯,变压器应放在炉膛外,或使用加强绝缘、密闭防爆型强光灯具。
f.分离器等金属容器内使用照明电压应为12V以下,电动工具应为Ⅱ、Ⅲ类,工作人员脚下应铺设绝缘垫。 9)其它伤害:
b.当作业场所存在噪音伤害时应佩戴耳塞。 b.接尘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c.冲灰前将有可能淋到水的电气和热控设备进行防水包扎,冲灰人员穿好防水服装和防水鞋,在冬季注意保暖。 d.冲灰前将冲灰水排放管道疏通,避免冲灰水蔓延。
另外,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是提高加热炉安全性的又一重要途径。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人工干预,但仍有必要对加热炉操作人员进行应对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训练”。
6.4 环境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人身伤害危险性的场所需设
34
置负荷标准的明显的安全标志,以提醒人员危险因素的存在,注意安全。
作业场所应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最重要的是保证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1)穿防护鞋,上下楼梯、行走和搬运物品过程要平稳; 2)现场油迹、水迹、沙粒应及时清理干净; 3)光照度不足区域应增加照明;
4)注意楼梯、平台的完整性和牢固性,冬季及时清理锅炉房的楼梯、平台的积水结冰;
5)进入锅炉房受热面四周进行巡查或工作,应注意高温辐射,防止烫伤和中暑。
7评价结果
天津职业大学安全评价组本着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的评价原则及工作人做负责精神,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要求对天津职业大学化工实训楼实训中心加热炉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组通过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加热炉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如下结果:
1)加热炉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烫伤、物体打击、高空落物、高处坠落、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
2)加热炉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火灾爆炸、烫伤、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
35
3)通过对加热炉的总平面布置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从检查结果知道,加热炉存在以下不符合项为: ①每年没有合理组织火灾时人流、物流的消防演练; ②没有制定工作前的教育制度;
③应急救援队伍,没有做到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应急救援演练。 所以,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以上不符合项。
4)根据加热炉系统安全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采用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了解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操作人员的误操作;管理方面的失误;设备的老化等引起的事故。
7.1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加热炉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各种检测、检验、评审和验收。加热炉人员应保证各项安全投入的落实和各种安全保障设施能够有效运行,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7.2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评价组认为:天津职业化工实训中心加热炉已经运行有多年,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用一批熟悉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热炉已经实现了连续多年的安全运行。加热炉符合学校的规划,加热炉使用的生产经营的设备成熟。加热炉应切实落实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并加强安全管理,使加热炉经营运行中更有保障。
3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加热炉安全评价报告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