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村施工区域内,农用地整治4933.6亩,废弃宅基地40.5亩,荒草地42.6亩,田间道路长3257m,生产路1758m,渠道2331米,塘堰一个,蓄水池5个。
大埝村施工区域内,农用地整治3153.3亩,废弃宅基地66.78亩,荒草地51.32亩,田间道路长5493m,渠道3825米,塘堰6个,蓄水池8个。
双石村施工区域内,农用地整治4052亩,荒草地91.88亩,田间道路长2837m,渠道3241米,塘堰4个,蓄水池7个。
2. 生产生活区域设置
项目部位置设置于中心的大埝村,这几条道路均为改建道路,路基已经形成,交通较为方便,有利于照顾整个工区的施工。项目部区域内分为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办公区域为管理人员办公及生活的区域。 生产区域为工人和民工的生产生活区域,生产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工程项目提供混凝土及砂浆集中拌合生产、小型预制构件生产、钢筋及其它部件加工等工作。
2.1 项目部平面布置
生产区域内的所有房屋沿区域四周布置。配电房、试验室、加工房、库房(材料,机具,水泥)设置于一处,总计建筑面积150m2,采用砖砌临时工棚。民工及工人住房集中于一处,采用双层活动板房。厕所和浴室设置于住房旁边,采用砖砌墙体。
生产区域内的场地中部设置砂石堆料场、小型预制场、机械停放场、混凝土及砂浆搅拌场、办公区域内办公用房及管理人员住宿用房设置于一处,采用双层活动板房。厕所和浴室设置于办公用房旁边,采用砖砌墙体。
办公区域内的场地中部设置停车场。
项目部区域内周边植树绿化,沿房屋周围不影响出入的地方也应作绿化处理。
2.2 施工用水布置
项目部区域内设置水井一处,10m3蓄水池一个,以解决混凝土及砂浆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也由该水井解决。设置消防栓一处,与蓄水池相连接,作为项目部区域内消防系统。
混凝土及砂浆因采用集中拌合,各施工地段的施工用水主要是养护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各施工地段用水原则上在就近沟渠内取水。项目配备水车1辆,供部分工作地段无法取水时使用。
2.3 施工排水布置
生活、生产营地将合理布置排水沟,施工区内排水结合永久排水沟,保护良好的排水状态。具体为在施工区域设置临时性或长期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排水沟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2%,使场地内不积水。在离边坡上沿,设置截水沟,使地表水从预定地段流入渠道,以防止雨水积集施工区域。
2.4 施工用电布置
项目部区域内动力及照明电就近接入,通过配电房接往各用电区域。配电房内安置40kw发电机组,作为备用应急电源,供临时停电时生产生活所需。
施工地段的用电原则上就近接入,但由于施工区域面积较大,所在工程的位置往往没有可供接入的电源。为解决此类问题,项目部配置2台15kw可移动式发电机组,供无电源的施工地段使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1[1].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