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海洋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三、我来小结
一个概念,两种类型,三类模式,四项影响
十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总体的感受就是——地理新课程的课堂给我带
来了惊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新课程的课堂是否成功,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本节课学生从始至终都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更加丰富和全面,而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普遍感觉课时紧张,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线教师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这节课我体验到了,不仅要让教学内容活动化,更重要的是让教学活动内容化,这样以来尖锐的时间与内容的矛盾就会有所缓解。
3.教学评价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细节;即时的评价使课堂显得生动鲜活,而且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节课堂教学活动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结合,并重视采用激励性评价,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上的承转环节还不够流畅,轻重缓急的节奏感还不够强,有待今后加以改正 。
新课程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刚刚起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要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还需要我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的新目标是寻找传承与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优化新课程的课堂教学。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许红
2008年2月28日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从结构上看比较全面、充实,渗透了作者对新课程教学的一些理性认识,重视了对教学设计相关项目的深入分析。与一般较简单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是,本教学设计除含有一般的项目外,还有对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分析等项目,其分析入情入理。更为重要的是,上完本节课后,教师本人作了比较深刻的教学反思,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回顾了课堂上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难能可贵。 本教学设计针对教情、学情,选择了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法选择得当,效果较好。本教学设计注重酝酿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注重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适用性;注重强化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调控教学过程和谐有序进行;特别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启发、诱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交流、分析、归纳,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用钊
2008年3月1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