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展阅读,质疑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初步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笔下这个“好的故事”的美,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感觉到鲁迅先生的这个梦里,根本没有具体的故事,只有各种各样的景物,它们随着小船的行进依次出现。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根本不是故事呀!那么这个“好的故事”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它在这样“昏沉的夜里”,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们要结合相关文字和资料来做一些探究,当然,这些探究不会太深,但是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1.学生自主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文字,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预设:学生可能会画出这些句子:“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的‘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对“昏沉的夜”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了,可再引导他们讨论在课堂中还不太理解的、留置的疑难问题。
2.知人论世,了解文章写就之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
(课件出示)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作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鲁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好的故事》教学设计(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