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机界面设计常用结构特征
人机界面要向使用者传达的信息,制定一些特征规则以帮助传递信息,特征的存在在于意义,而这些意义是需要易于被人理解的。
1. 凸起的圆形部分通常是按键;
2. 闪烁的灯表示“准备使用”;
3. 持续亮着的灯表示“正在使用中”;
4. 绿颜色表示某些事情可以操作;
5. 红颜色表示“停止或关闭及警报”。
(四) 面板的分区
显示器与控制器件在面板上布置可按系统、功能、操作顺序、主次等分区排列。
1. 按操作顺序排列,即按从左而右的操作顺序排列。
2. 按主次排列,将主要控制器件和显示器安排在面板中间,重要和需经常操作的控制器
件布置在紧靠主要控制器件的右侧。
(五) 建立约束
通过在人机界面中建立约束,为使用者消除错误操作的可能性,帮助他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这就是建立约束的意义。约束就是强迫、限制和减少。
强调人的特性,使人的因素贯穿设计过程是人机工程学的一条主要设计哲理。设计人员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正确的约束,就建立了正确的操作和安全机制。
(六) 人机界面的动作设计
正确的动作设计应该是很逻辑化的,操作起来使人愉快,并且容易记忆。设计人机界面时,仔细考虑使用者操作时的一系列动作,设想操作动作的秩序和节奏。一般认为手在身前作业,肘部自然放下,手臂内收成直角时,作业速度最快,这个作业高度最有利于手操作的技能作业。
操作动作的设计均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动作尽量经济,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2. 使动作流畅而不笨拙;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人机界面设计规范书20140108(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