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阳江市工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实现工业产业发展从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阳江优势制造业的创造力和产业竞争优势,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同时还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占有一席之地有所作为,这对于阳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阳江提出的新挑战

加快阳江工业产业发展,既是推动阳江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阳江与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快广东西翼地区发展,促进粤西崛起,实现区域振兴的战略措施。“十一五”时期新的沿海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导致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多极化的形成,加剧区域之间的竞争。2008年12月,国家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珠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珠三角都市圈同城化进程以及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发展。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纲要》,提出争夺我国大西南出海大通道的战略高位,重点以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基地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推进面向东盟的经济合作。

阳江的地理位置使南北两个经济区并没有给阳江留下充足的区位优势回旋空间,与湛江、茂名较强的重化工业实力,可以直接利用两个经济区的经济辐射相比,粤西沿海各地市中阳江面临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危险较为突出:一是“被边缘化”危险,即阳江的资源与市场无法直接融入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区,都处于两个经济区辐射末端,从而处于产业边缘、资本边缘、市场边缘;二是“被稀释化”风险,在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区“极化”效应不断放大的过程中,从外围圈层吸走的产业与资本将会大于从核心圈层外溢出的产业与资本;三是“被低端化”风险,即阳江与南北两个经济区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形成城市共等级、产业共轭性、

市场共协调的“高对称”伙伴关系,而可能成为它们低端资源配置的外围区域。面对这种发展态势,阳江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否则,就又继续落后于其他地区甚至深化“被边缘化”的危险。

3、“双转移”战略对阳江的发展机遇

从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其产业发展特征就是高速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依赖比较优势外向带动和低成本资源要素外延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成就了珠三角三十年的辉煌,另一方面又使珠三角正在走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2008年5月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的意见,以珠三角“腾笼换鸟”,产业向东西两翼、北部山区转移,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要手段,具有明显的政府推动特征,“双转移”成为广东发展转型的新引擎。

目前的区域形势使阳江很难实现单独发展,现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是区域经济的竞争而不是单单个别市的竞争,阳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唯有主动融入珠三角,珠三角产业向阳江转移对于振兴阳江经济发展,实现珠三角资金、管理、信息、品牌与阳江的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及对接,解决阳江投资动力不足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这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阳江经济发展游离于南北两个经济区之外越来越边缘化的现状,为阳江融入珠三角进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阳江各级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要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划划分,创新思路促进阳江与珠三角的经济资源整合,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珠三角产业升级发展的洪流中,在与珠三角发展对接的过程中确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定位。

4、落实《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的机遇

2009年1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粤西要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后发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速度,努力把粤西地区建设成为广东重化工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地和海洋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参与环北部湾地区、大西南地区以及东盟合作发展的门户和桥头堡,成为支撑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城镇群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明确阳江发展定位为我省新能源基地、重要产业承接地和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2010年5月颁布《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0——2015)》,在规划中阳江要建设粤西水泥熟料基地(水泥熟料年产能达到3600万吨),打造建材产业集聚区,提出粤西重点产业带要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广东重化工业基地、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打造广东“双转移”示范基地和环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

阳江工业产业的发展要将省委、省政府发展临港工业与阳江主动融入珠三角、参与北部湾发展的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在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规划与湛江茂名产业发展定位之间去寻找自己的突破口,确定阳江在粤西区域发展中的位置。这就要求阳江要面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立足于阳江的区位与特征,考虑阳江现在和未来可能的产业基础,上启珠三角为中心的临港工业群,下启湛江、茂名临港工业群,科学形成产业、产品分工,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利用市场与政府两个手段主动进行产业配套。在这个过程中阳江要打破地区封锁,行政划分,尽力扩大自身的经济腹地,积极开拓云浮、桂东地区乃至湘中南成为自身的产业发展腹地,进而强化阳江自身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创造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增强创新能力,促进阳江经济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同时完成实现“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港市协调”,就有可能在粤西崛起过程中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通江达海特色鲜明的

粤西海运中心,在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实现阳江社会经济全面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面向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融入珠三角、参与北部湾、辐射大西南,全面落实《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珠三角地区对接粤西及大西南地区的交通与经济枢纽中心。以引进大项目改善增量,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存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质量为方针,改造提升五金刀剪、建材、食品加工为核心的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机电与汽车配件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新光源、新能源、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会展业为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临港工业产业体系,把阳江打造成为全省“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实现阳江发展历史性跨越。

(二)基本原则

推进阳江工业产业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建设中还要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内外源经济协调、集聚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原则。

1、坚持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谋划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型,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推动产业整体结构优化。

2、坚持创新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以及技术标准的制定,以技术创新带动品牌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坚持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双转移”的机遇,提高利用内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创新招商机制,实现招商选资招才引技,引领外源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注重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持续改进内源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鼓励内源型企业自主创新构建起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内源型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内外源协调发展。

4、坚持集聚发展

发挥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大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以及各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着力于筛选、整合、运作省内外优势资源,科学确定各自的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内生优势,促进产业优势的进一步增值,构建产业链高、中、低端有机统一的现代产业集群。

5、坚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经济,以制造业低碳化为切入口,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体制节能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阳江市工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阳江市工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33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