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贵安新区百马路道路建设项目设计SJ1标(K23+000~K25+557.674、K25+500~K27+474.733)施工图设计》及合同文件。
2、国家现行交通设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我公司对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了解的具体情况。
4、我公司现有施工能力及历年来进行道路技术总结、QC等科技成果及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5、国家、建设部及省市颁布的有关环保、水保、文保、土地、质量、合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我公司可调用到该项目的各类资源。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严格按合同文件中有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业主各项要求均得到满足。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深刻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严格按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达到设计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遵循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指定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实现创优目标。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设置各种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遵循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遵循工期目标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合同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1
遵循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针对本合同段路线短,各地段工程任务分布不均的情况,在技术及安全保障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遵循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标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场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则,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驻地绿化。工程完工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使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使本项目所覆盖的全部质量活动及相关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服从业主的要求和指挥,按合同规定履行责任和义务,以业主的满意为努力的方向。
积极配合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按规范标准安全文明施工,履行对工程质量的承诺,向业主提交一份满意的产品。
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管理,以先进的生产技术,成熟的施工经验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确保本工程保质按时施工。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贵安新区百马道路工程第六标段 (K23+000~K25+557.674)、(K25+500~K27+474.733) 建设地点: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镇。 资金来源:政府投资100%。
建设规模:全段长4.532km,宽60m,包括主线道路工程、涵洞工程、互通道路工程、互通桥梁工程、排水管综工程等 。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工期要求:根据省政府关于“三横一纵”年底通车要求,为给路面施工留出余地,路基施工工期在2013年10月28日务必完成。
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7月1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二、主要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
贵安新区整体地形近似呈矩形块状,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是比较典型的低山、低中山地区;西南部海拨高,东北部海拨略低,区域内海拨在1267.0~1498.0m之间。区域东部、红枫湖以东片区,地势较为平坦,分布有中八农场、羊艾农场等两处农场。红枫湖以西片区为山地、丘陵、平坝相互交织地带。区域内主要有三岔河和东门河2条东西向河流,河道沿线用地相对较为平坦。
2、水文地质条件
目前现状水域集中分布在贵安新区东部,主要有红枫湖、百花湖、松柏山水库等。其中,红枫湖为规划区内主要水域,并有羊昌河、麻线河等河流汇入。区域内生态环境好,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工程地质条件
沿线出露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均为沉积岩,根据实地调查及有关地质资料,地层从新到老分别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T)。其中:
第四系(Q):在区域内有较广的分布,厚0~10m不等,其成因是:a、残积、坡积土:为褐黄色、黄色粘土、亚粘土及碎石土,局部为软塑状~流塑状软土。b、河流冲积层,河
3
漫滩沉积物,仅在主流有沉积,主要由砂、砂砾土组成。第四季呈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三叠系(T):区域内出露最为广泛。
安顺组(T1a):由灰岩、白云岩、溶塌角砾状白云岩组成。
项目区位于扬子准台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上的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内。在构造体系上属于川黔经向构造带的南部,地质构造以南北向构造为主,区域内构造较为简单,无影响工程建设的构造分布。
4、水文地质条件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垂直补给的主要来源;其侧向补给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及水文网切割程度的影响。由于该区域摺曲较为宽阔缓,碳酸盐岩与碎岩交互产出,地下水多作条带状分布。地质构造、地貌及水文网是控制地下水径流排泄的三种基本因素,也构成地下水贮存和运动的基本条件。项目区域总的构造地貌特征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因此背斜成为补给区,向斜成为排泄区。该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浅,补给区分布范围比排泄区狭义,地下水径流条件通畅,地下水类型可分碳酸盐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
碳酸盐岩岩溶水:分布较广,岩性为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溶强烈发育,富水性丰富,含水极不均匀。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受地形地貌控制,该类地层分布区地表风化破碎,地形土主要为陡缓相间的斜坡,地表冲沟、溪沟较为发育。地下水沿裂隙汇集运移,以泉的形式分散排泄,具有流速较缓慢、流量变幅较大的特征。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层为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河漫滩、河谷、谷地、缓斜坡等地带。因其厚度、范围小,主要以季节性泉形式排泄。
5、地震烈度区划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测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地震烈度相当于Ⅵ度,属基本稳定区至稳定区,设计可考虑简易设防。
6、筑路材料及运输
区内交通发达,水泥、钢材、商砼等材料等采购方便,通过省级公路可顺利运输至现
4
场,施工期间略为修整,可作为进出场的施工便道及运输通道。
沿线石灰岩、白云岩广为分布,其储量较为丰富,但岩层均为薄~中厚层,开采率不高,筑路石料一般很难沿线附近山地开采,因此,石料相对匮乏。沿线无天然砾石,筑路用砂均为石料场机制砂。沿线块片石、碎石、砂料场可在附近开采或外购。
沿线小河、溪流、泉点较少,但项目靠近甘河村水库,水源丰富,水质较好,无氯盐、硫酸盐等侵蚀性,满足工程用水需要。可用抽水泵抽取供工程使用。尤其是养护阶段的用水,需要接长软管。
沿线村级用电线路网不稳定,涵洞等用需要钢筋加工的地点用点量大,对当地用电会造成不良影响.为此,考虑配备发电机。每个涵洞配备50KW发电机2台。蓄水池贮水及铺设抽水管道以提供筑路工程用水。 三、主要设计指标与工程数量
1、主要技术指标
全线路基由两段组成,其中K23+000~K25+557.674主线道路及K25+500~K27+474.733互通道路。
百马路匝道布置较为复杂,共有8条匝道,设计指标分别如下: 序号 匝道名称 匝A 匝B 匝C 匝D 匝E 匝F 匝G 匝H 匝道类型 长度 设计 匝道 最小 速度宽度 半径 最大纵坡 (千米(米) (米) /小时) 40 40 40 40 50 50 50 50 8.5 8.5 8.5 8.5 14.5 14.5 12.5 12.5 50 55 50 50 100 280 100 250 3.829 -5.334 4.911 -2.454 4.775 4.200 -3.877 -3.049 备注 1 2 3 4 5 6 7 8 环形匝道 环形匝道 环形匝道 环形匝道 半直连匝道 半直连匝道 半直连匝道 半直连匝道 330.651 467.39 363.81 352.738 505.045 782.237 642.215 764.141 4208.23 合计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贵安新区百马路6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