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案例分析——东亚地区
拓展: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产业移出地 提高环境质量 (1)失业人口增加 (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移入地 (1)乡村地区→工业化地区 (2)导致环境污染 (1)加快工业化进程 (2)缓解就业压力
例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读“微笑曲线”图,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加工制造环节利润最低,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研发 和品牌。
(2)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产业主要向粤北、粤西方向转移。 ⑴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201312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学案 第 21 页 共22 页
(3)为什么日本汽车产业集团近几年来纷纷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投资设厂:占领中国市场,避开关税壁垒,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
(4)珠三角产业转移接收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廉价的地租 ;广阔的市场。 (5) 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①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 ②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 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三角强大 ④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 (6)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所产生的影响: 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
广东省产业
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间的协
转移工业园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7)在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建设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有何积极意义: 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积极推进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w.w.w.k.s.5.u.c.o.m
(8)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利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经验,大力开发自主品牌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开拓国内国外市场 。
(9) 你认为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和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①注意信息产业、重化与原材料产业等产业结构的合理性;②升级的产业,要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注重社会效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比例要适当;④注重环境效益,避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的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发展。
复习中,有哪些仍是不明白的地方,请记录下来:
尝试画结构图:
201312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学案 第 22 页 共22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3高二地理必修三复习学案(答案版)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