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空挡。指挥员和各地段负责人,要在派出清理巡护小组后,适时对责任地段清理情况进行验收和督导,发现隐患,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彻底清理;三要严防死守,不留隐患。在责任区域内,站杆、倒木等难于短时间清理的隐患点,要重点派出人员死看死守,防止复燃。↘把握好四项工作:一要落实责任分工。部队转入清理看守阶段后,要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分工,特别是主风方向的火线,是林火发展的主要方向,要抢抓时间,重点清理,先清先守,确保不复燃。二要合理分配任务。根据火线清理难易程度,合理分配任务,不能按距离搞平均。三要坚持纵深清理。外围火线清理彻底后,部队要及时向纵深清理,力争早日实现“三无”(无火、无烟、无气)。四要认真检查验收。这个阶段人员体力消耗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做到走到、查到、看到,要对整各火场或责任地段情况心中有数,重点部位要重点检查验收。↘
七、移交火场
部队负责的火线地段确实达到“三无”标准后,应及时请示上级,进行火场移交。移交火场通常包括明确火线地段起始位臵,有关注意事项和履行火场移交手续等。同时,还应迅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彻底熄灭生活用火,掩埋生活垃圾; (二)清点人数,清点灭火机具、装备及物品;
(三)提前拟写火场移交责任书,并根据需要,做到一式多份,待火场验收完毕后,双方签字、留存。↘
其次,谈一谈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灭火作战中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归根结底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避开火场危险环境,确保扑火人员、车辆、装备的
绝对安全。这里,我利用视频短片,重点介绍一下影响灭火作战安全的四类危险环境和八种紧急避险方法。↘
影响灭火作战安全的四类危险环境(放短片)↘ 八种紧急避险方法(放短片)↘
下面,我们再回到枯燥的文字介绍中,这里重点说一说人为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向火线机动时火情不明。前面讲到了向火线机动是最危险和最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环节。向火线机动过程中,如果火场侦察和观察不全面,火势发展方向判明不准,行军路线选择不正确,冒然行进,极易发生被大火突袭,遭遇险情。↘这个环节需要注意和把握的是:一是摩托化机动时,一般沿林区简易公路机动,指挥员应正确判断林火主要发展方向,切忌顶风迎火沿路开进;如遇顺风和侧风,林火在公路一侧或两侧燃烧时,切忌冒然行进,应派出机动灵活的侦察车,前出侦察火情,并视火情引导车队开进。(2003年伊春阿廷河火场战斗中,伊春市某林业局专业队150名官兵采取摩托化向火场机动途中,由于火势过大,燃烧速度极快,专业队在未到达指定地域时,突遇大火袭击,由于林火推进速度过快,道路狭窄,车队过长,有6辆运兵车被大火烧毁11人烧伤。这样情况我们部队也遭遇过,有些很幸运没烧到,有些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比如:到危险地段后车辆都事先调头,倒着接近火场)二是徒步行军时,合理选择开进路线。(这个问题在前面组织开进环节已经具体进行阐述,在此不再重复。)(只简单介绍一个战例:2006年春季黑龙江省黑河市嘎拉山“5〃21”灭火战斗中,某兄弟总队在徒步向火场开进途中,遭遇大火袭击,导致34名官兵严重烧伤,被烧伤的官兵至今仍有很多后遗症。)三是机降输送时,切忌将兵力直接投放在火头。
(这个与我们联系相对少一些,我就不重点介绍了)
2.产生麻痹轻敌心理。在火场面积小和局部火线弱时,官兵易产生麻痹轻敌心理,对林火的危害性估价不足,对灭火的危险性掉以轻心,总认为容易扑救,不会出现问题,在组织上不严密,随意性大。这时如遇植被、地形变化和突起大风,极易改变林火特征,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应对措施:一方面林火的发展规律,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小火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火。“风无定向、火无定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战期间,所有官兵应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要把小火当作大火来对待,严密组织,合理运用战法,防止发生意外。另一方面要严密组织作战行动。无论是小火还是大火,都要严格按照扑火要求,落实各项规定,要派出侦察组,设立观察员,搞好攻坚和清理梯队编成,防止因火势弱,全员投入扑打,留下安全隐患。↘(2010年四川省道孚地区发生草甸火灾,由于植被主要以杂草为主,火势弱,过火面积小,当地政府和参战部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造成23名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伤亡的重大事故。)↘
3.指挥员临机处臵不当。指挥员缺乏实战经验,遭遇险情,组织指挥不当,缺少灵活机动的处臵方法和手段,从而引起官兵恐慌,易发生伤亡事故。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作战前,指挥员任务要下达清楚。火场一线指挥员必须根据火场风向、风速、植被和地形情况,讲清林火燃烧的类型,当前容易出现的险情,采取哪种战法,每名官兵都必须清楚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避免险情的发生。二是作战中,运用战法要正确。在扑救高强度急进地表火、树冠火时,要避免直接扑打。↘三是遇险后,指挥员要掌控全局。遇遭险情后,火场指挥员要做到沉着冷静,掌控部队,控制官兵情绪,沉稳应对。(2008年4月20日,
内蒙古森林总队在向吉文火场实施机降转场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乘载5名机组人员和大兴安岭支队9名官兵的7827号M-8型直升机在下降准备落地时,从距离地面约150米处坠落,飞机尾部喷火,发生爆炸,引发新的森林草甸大火。短期内因飞机坠落、爆炸引发了三次险情:一是飞机坠落地点距先期在机降点集结的150名官兵不足15米,对地面官兵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二是飞机坠落后,尾翼喷火引发爆炸,对受伤人员和地面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三是飞机爆炸引发的森林草甸大火对现场所有官兵人身安全构成威胁。面对接连而至的突发险情,现场指挥员沉稳应对,有序指挥和组织部队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在发现飞机异常后,立即收扰部队,成功躲避了第一次险情;组织力量迅速抢救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成功躲避了第二次险情;面对因飞机爆炸引发的森林草甸大火迅猛发展态势,迅速组织人员点烧并指挥现场所有官兵快速进入点烧区域,成功实施第三次紧急避险,除机上人员因飞机爆炸不同程度烧伤外,其余官兵无一受伤。)↘
4.在火场出现险情时极度恐惧。没有参加过重特大火灾扑救或实战经验少的人员,突然遇到林火产生的巨大轰鸣声、浓烟和高温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恐惧,不能正确处理,常常会造成四处逃生,引发伤亡事故。凡是出现群死群伤重大事故的,均是因为人员恐慌造成的。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库都尔林业局交界处发生火灾,52名地方快速扑火队员在转场途中休息时,突遇大火袭击。面对突发险情,人员极度恐慌,四处逃散,造成52人群死群伤的重大惨剧。应对措施:一是要加强部队管理,严格火场纪律,将平时管理和战时管理结合起来,时刻保持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人员必须绝对服从一线指挥员的命
令。二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1)开展林火常识和规避风险教育。(2)加强部队防火灭火专业训练,提高部队灭火作战能力。(3)进行避险行为训练。(4)干部、骨干要起到表率作用,稳定军心,按照平时教育和训练要求,组织部队果断处臵。三是要按梯队进行组织,防止人员乱跑而引发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5.灭火队员过度疲劳。连续灭火作战,官兵的体力、精力消耗大,人员在高度疲劳的情况下遇见性和判断力会受到较大影响,常常会出现视觉模糊和反应迟钝等现象,易发生险情。(2002年“7〃28”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2号火场灭火作战中,参战部队累计作战23天。8月10日16时,部队已连续作战13天之久,官兵体力消耗巨大。新兵申瑞东因体力严重透支,饥饿疲劳,反应迟缓,被火烧迹地内的高大乔木砸伤头部,由于佩戴防护头盔,未发生亡人事故。)应对措施:一是要适时组织人员休整,休息时人员要集中,休息地点一般要选择过火后的火烧迹地,但在北部原始林区,乔木根系扎根浅,过火后,易发生风倒木,砸伤人员。因此,休整时严禁进入火烧迹地休息。作战过程中,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5分钟,防止灭火队员由于劳累和困倦睡着。二是休息时要安排好观察员负责观察火情,了解周围环境,防止出现突发情况,造成人员伤亡。三是休息后,如需继续行进,必须清点人员,防止发生人员掉队。↘
除上述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外,在火场安全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火线不设安全员容易出现被站杆和过火木砸伤。二是扑火队员必须沿火烧迹地边缘行进,否则容易出现烧伤和走失。三是原始林区清理火场,在过火36小时以后,应尽量避免进入火烧迹地,(树根烧断,风吹树倒,容易砸伤)。↘四是按规定着装,否则容易被刮伤、烧伤、碰伤。五是对地下火的燃烧判断不
明,严禁踩踏“白灰”地段,否则易造成烧伤或烫伤。有白灰地段,多为正在燃烧的地下火地段。地下火白天只能从烟和灰上判断;夜间有火光;早晚有气体,所以严禁踩踏“白灰”地段。六是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具,特别是清理火线时,对油锯、割灌机等容易伤及到人的机具,要加强操使作用管理。七是火场上一切行动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要遵守火场纪律,不能个人单独行动,不能少数人分散行动,不能无命令擅自行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二稿)扑救森林火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及安全注意事项(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