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扑打火线
扑打火线是指挥员抓住战机,运用战法、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熄灭明火,阻止火线扩展蔓延的战斗行动。在黑龙江林区扑救森林火灾常用的基本战法有以下几种:
(一)一点突破,两翼推进
“一点突破、两翼推进”, ↘是指参战分队由一点突破火线,兵分两路沿火线扑打前进,直至扑灭森林火灾的战法。↘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一是主要用于火场面积较小和呈稳进地表火发展蔓延态势的中、小规模火场;二是当遇有低强度地表火,应组织快速推进,当遇到中强度地表火或者间歇性树冠火应稳步推进;三是要根据火场现实环境,科学分配兵力和装备,要重点加强火头方向扑救力量,严禁搞均衡分配。主要优长:运用此战法,便于灭火行动展开,便于组织指挥。↘
(二)多点突破,分段扑灭
“多点突破、分段扑灭”, ↘是指在火场面积较大,参战兵力充足,部队选择两个以上的突破口,利用地空两线运兵,多点投放兵力,将整个火场分割成若干作战区间,对整个火场形成合击态势的灭火战法。↘在行动中各分队应紧密配合,分段扑灭,相互之间必须实现与相邻作战分队会合,全歼林火。这是一种在扑救较大火场作战过程中常用的战法。↘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一是火场面积较大、兵力投入较多、能够实现火场封闭或基本封闭;二是火场周边道路较多,利于多个分队从多个方向接近火场;三是火场周边适于机降或索降的地点较多,便于进行多点兵力部署;四是要科学合理部署兵力。火头和植被茂密的一线,应重点加强扑救力量,火翼、火尾和植被稀疏一线,可适当配属力量。主要优长:一是火场合围态势明显,不易失控;二是各参
战分队担负作战任务较为均衡,利于战斗力的充分发挥;三是战斗分界线明显,责任明确,有利于清理看守火场;四是遇有突发情况,便于重新调整部署;五是兵力同时投送,相继展开战斗,灭火进程快。↘
(三)穿插迂回,递进超越
“穿插迂回,递进超越”, ↘是针对火场面积较大、火线较长、扑打困难,或因地形、可燃物燃烧性和含水率等因素的变化,产生了较多断续火线的火场,所采取的灭火战法。↘为提高灭火效率,分队从火烧迹地内直接穿插至前方火线,迂回向前实施灭火,或者视情从火线内外向前超越,选择一处火线实施扑打,每完成一段向前超越一段。↘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一是投入兵力较多,部队无法全面展开,灭火效率低时,可视火势和兵力情况,采用此战法;二是可燃物分布较为稀疏或火线不连续分布时;三是火线较长,可燃物载量大,清理困难时;四是穿插路线、方向选择要准确,确保安全、快捷。超越距离不宜过长,一般要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首尾相接。递进超越分队、班(组)应对扑灭火线进行反复清理,严防死灰复燃。主要优长:一是部队作战区域增大,灭火效率高;二是部队灭火进程快,整体作战时间缩短;三是部队分为多组,在超越过程中,可对已扑灭的火线进行再次清理,清理彻底。↘
(四)地空配合,立体灭火
“地空配合,立体灭火”, ↘是指在空中利用飞机采取空中喷洒化学灭火药剂或直升飞机吊桶洒水,在地面利用履带式森林消防车载水实施灭火,从而有效降低林火强度和火线蔓延速度,地面徒步灭火分队利用这一有利时机,集中力量进行扑打明火的灭火战法。↘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主要在扑救面积较大森林
火灾对火头、关键部位或地面灭火分队无法抵达时使用。这一战法要求空地配合要密切,空中打击后,地面部队要迅速抓住有利战机组织灭火,否则空中措施将失去效果。主要优长:一是空中打击对扑救树冠火、灭火头、攻险段效果最佳;二是灭火效率明显高于单一地面灭火作战;三是安全系数大(这个战法我们在很多较大的火场中都使用过,特别是“4.27”伊南河火场松园母树林保卫战中)。↘
以上四种常用灭火战法各有优长,在同一火场灭火作战行动中,既可单独运用某一战法,也可多种战法同时并用。尤其是分队灭火指挥员要在熟悉各种战法优长和不足的前提下,根据火场规模、地形地貌、天候条件、可燃物载量和植被类型分布、林火强度、投入的兵力以及火场态势变化等综合因素灵活运用,绝不可机械套用某一灭火战法。
从我们消防部队装备配备和扑救森林火灾担负的任务实际,我想早就有了一些很丰富的战法体系。在这里战法这个微观的角度我就介绍这些。当然,上述如何把握不同种类的火灾和应采取何种战法的介绍,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接下来,我围绕森林灭火需掌握的特点、注意的问题、把握的时段方面进行一下介绍。↘
掌握三个特点:指挥员在组织指挥灭火作战时要掌握三个特点:一要掌握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特点。黑龙江林区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寒温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常年刮西北风,具有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的显著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黑龙江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温热,气温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具有春长秋短、春秋两季干旱风大的特点,极易发生火灾。↘我国《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明确规定:
黑龙江春季防火期为3月15日至6月15日,长达3个月;秋季防火戒严期为9月15日至11月15日,长达2个月。↘二要掌握火灾发生的地域特点。黑龙江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森林覆盖率高,活立木蓄积量大,山势浑圆,地势平缓,山间有较宽的沟谷,形成大面积的沟塘草甸,是林区最易发生火灾和蔓延最快的地带。黑龙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大,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严重,灭火期间扑火力量动用多,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军警民协同作战(2009年黑龙江省“4〃27”伊南河森林火灾,消防、内卫、解放军69师参与灭火作战,火场灭火总人数13000余人;2010年黑龙江省“6〃26”大兴安岭呼中森林火灾,上述部队也都参与灭火作战,火场灭火总人数25000余人);牵涉部门多,民航、铁路、公路多种输送手段并用,实施跨省区兵力调动。↘三要掌握火灾发生的季节特点。黑龙江林区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且春多秋少。春季森林火灾集中爆发于4月20日至5月20日;秋季森林火灾主要在9月20日至10月20日集中爆发。近十年来,受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极端干旱天气影响,东北林区夏季因干雷爆引发的林火也频繁发生,且呈同一纬度集中爆发态势,专业扑救力量不足。↘
注意两个问题:在扑救火线过程中,指挥员应根据时段的不同,把握好白天和夜间扑救应注意的问题。白天要稳打。白天气温高,风力大,植被干燥,燃烧速度快,扑打难度大,易复燃,要把握好火场形势稳打稳清,不能急功近利,猛打乱冲,要扑打一段、清理一段、巩固一段,确保扑救质量和效果。否则,一旦发生复燃,会给友邻和自身灭火队员构成人身安全威胁。夜间要快打。夜间气温低,风力弱,湿度大,燃烧速度慢,扑打难度小,
易清理,要做到抓住有利时机,全力全速扑打,快速跟进清理,不能错失战机,确保在黎明前完成本级战斗任务,力争与友邻实现战术合围,基本完成火线边缘清理任务。↘
把握四个时段:在多年灭火实践中,根据林火发生特点规律,初步总结划分出每日林火燃烧时段特征的四个显著阶段:2时至7时,气温最低,潮湿度大,风力小,火强度最弱,林火燃烧速度最慢,是扑救的最佳时机。7时至10时,气温逐渐升高,风力逐渐增大,可燃物含水量降低,林火强度也会逐渐由弱转强,应把握战机进行扑救。10时至17时,特别是14时至15时,气温最高,风力最大,林火燃烧强度最强,扑救最为困难,也最为危险。部队扑救要慎之又慎,决不可穿越火线或迎火头扑打,一定要沿火线稳打稳清。17时至次日2时,风力渐小,气温逐步降低,湿度加大,林火强度减弱,也是最有利于部队扑救的时机。上述时段划分,与很多教科书的提法有所出入,仅供参考。↘
六、清理火线
部队在完成本级扑救任务后,初步对火线边缘进行的简单清理仍不彻底,重点危险地段极易发生火线复燃,要迅速组织力量对重点地段进行彻底清理,而后开展全线纵深清理,以巩固战果。
清理火线时,通常情况下夜间扑灭的火线,应在7时至10时前,也就是在气温升高、起风前,将火线清理彻底。白天扑灭的火线,10时至17时,特别是在高危时段扑灭的火线,要适当留有人员严防死守。应掌握四种清理方法:一是边打边清,跟进清理;二是难险地段,分段清理;三是地形复杂、局部烧除。四是特殊地段,开设隔离。塔头地和腐殖质层厚的地段,要挖开清理。↘落实好三个清理要求:一要动态清守,不留盲区。即清理火线的官兵要分组、分批次实施巡护和清理。二要巡查督导,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第二稿)扑救森林火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及安全注意事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