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312300)
摘要: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系统,预设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以教学中突遇的教学意外为例,提出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以灵动的智慧融合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促使预设和生成达到有机融合,促使学生语言和精神协同发展,促使语文课堂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
关键词:教学意外 动态生成 教学资源
对于生成的课堂,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曾不止一次地向往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真正上出“富有意义的生成性的课堂”。没想到,在一堂家常课教学中,我竟意外地圆了这个“梦”,而这一切,皆因教室里闯进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是一节下午的语文课,我和学生共同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天气有些阴冷,但琅琅的读书声却让教室里充满了温暖。在我的引领下,学生潜入文本,潜心感悟。渐渐地,文中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仿佛一幅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现在了学生眼前。接着,我创设了“鸟的天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鸟”,我则扮演“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采访这些“天堂”中的小公民。在一步步的品读与交流中,学生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领略到了“鸟的天堂”的美妙和神秘,体悟到了鸟儿的自在与悠闲。他们时而思考,时而举手;时而会心微笑,时而若有所思。课堂气氛沉稳而不失活跃,安然而不失灵动。就这样,在师生对话中,鸟儿和大榕树、人类与大自然,正在奏响一曲动人的生命发展协奏曲……
突然,一只麻雀从开着的窗户外箭一般地飞了进来。它黑黑的小脑袋,尖尖的小嘴巴,身披灰色的羽毛,活像个小绒球。它在教室里横冲直撞,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教室里开始骚动起来。显然,小麻雀看到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它,十分害怕。只见它没命地拍打着翅膀,惊恐地尖叫着。它在教室里打着旋儿,竭力想从窗子飞出去,但只听“嘭”的一声,它一头撞到了玻璃上,又重重摔到了地上。学生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到了地上。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把它捡了起来。学生的目光又“唰”地集到了我手上。他们对这只小麻雀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这只小麻雀无力地侧身躺在我手心里,小爪子微微蜷曲着,双眼无神地望着我,双翅微微张开,似乎是还想挣扎,却又无力地耷拉了下来。这时,一个男同学喊道:“老师,给我!”其他男同学也争先恐后地喊道:“给我!给我!”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毫无预兆,课堂就因这只小家伙的意外来访而“天下大乱”,让我猝不及防。我好不容易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就这样给破坏了!
放在平时,针对一般的教学问题,我会用老方法,两眼一瞪,呵斥学生“安静”,然后和他们共同静默半分钟,再依照原先的预设继续教学。
不过,今天遇上这样的“麻烦之雀”,显然不能这样做。但腾出时间专门处理这只小麻雀,教学任务又如何完成?犹豫的一刹那,我决定顺其自然。于是,我问举手的学生:“你们能保证把它养活吗?”没有人回答我。我知道他们其实只是想玩玩,并不是真的想要养它。
就在学生还在思考时,小麻雀有些缓过劲来了。只见它身子一转,两只爪子一用力,竟站在了我手心上,然后用力一撑,居然飞了起来。所有学生惊呼:“啊,又飞了!”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快活地大喊:“让它飞出去!”坐在窗户旁的学生积极响应,连忙起身把窗户全打开,我也赶紧把原本关着的门打开。小麻雀惊恐而慌张地在教室里乱飞,试图从窗子飞出去。眼看要成功了,可是“嘭”的一声,它再次重重地撞到玻璃上,落在地上——昏了过去。我双手捧着奄奄一息的小麻雀,不知如何是好。我对学生说:“还是把它放到窗台上,这样一醒过来它就能飞走了。”我把小麻雀放在靠近黑板的那个窗台上。小麻雀静静地躺着,我和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它。果然,不久,小麻雀就醒了!它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接着,拍拍翅膀飞走了。它一边飞一边叫,还转过头看了我们一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教学意外:动态生成的潜在资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