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闵素玲,李海燕

(青岛黄海学院财经学院,山东青岛266427)

[摘要]随着青岛市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转移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合理引导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青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劳动力转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23

[作者简介]闵素玲(1979—),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青岛黄海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李海燕(1981—),助教,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1 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概况

1.1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但低于全国同类城市

截至2015年年末,青岛市城镇人口达到了636.7万人,城镇化率为69.99%,青岛市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在山东十七地市城镇化率排名第一。但相比于全国同类城市,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推进不快,明显落后于南方先进县市,比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

1.2城镇体系逐步完善但不平衡

近几年来,青岛市在城市规划中确定了“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镇住地—农村社区”四级城镇体系以推进城镇化发展,确立了1个中心城市、5个次中心城市和23个重点镇的发展规划。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建立,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但是,各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区域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2014年年末,市南、市北、李沧三区城镇化率均达100%,城阳区城镇化率为94.51%,而平度市城镇化率为35.62%,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均衡,镇区的不均衡发展阻碍了人口向镇区集聚。

1.3城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但产业支撑力不强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体系逐步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高了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目前,青岛市部分县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就业化需求。但集聚产业优势项目主要集中在重点小城镇而一般小城镇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支撑力较弱,工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不发达,制约着青岛市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就地城镇化缓慢。

2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

2.1青岛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2.1.1需要转移的数量庞大

发展城镇化的阶段性目标是要减少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青岛市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16~65岁)为206.39万人,而满足第一产业从业需求需要99万人,107.39万名居住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其他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庞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论文指导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线全文阅读。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zhidao/12265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