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普遍缺乏医学基本常识
在调查中发现社区门诊输液的患者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且对医学常识和输液知识基本了解的分别占19.6%和13.4%,对知识的匮乏造成了他们生病和输液的主要原因。在输液意愿一项可见:患者本人要求输液的占39.5%,还有相当的比例,这与医生有关,但有时也是无奈。在姚苏宁等[5]的调查中显示:认为输液是病情需要的只占45%,还有一部分的输液是出于其它原因考虑的。老年人固执己见,很多患者是奔着输液来的,不输液不罢休,把输液看成是营养保健。在输液过程中虽经常告诫和提醒,也还有不少患者按照自己的需要自行调节滴速,这就更增加了输液的不安全因素。王楠,吴艳平研究显示[6],目前社区老年人群中文化程度低普遍存在低健康素养现象,自我效能也相对较低。患者自行调解滴速,不能保持恒定匀速输液,给护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烦和隐患[7]。因此,在社区门诊输液室,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普及医学常识、健康宣教可以降低这些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输液、减少输液时的风险。
3.4其它方面
在本调查中还有独居老人、空腹输液等还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也是患者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有些患者有不吃早饭或晚吃早饭的习惯,还有的患者是因为独居早餐困难,所以就先来输液,回去后再吃早饭,这就给过敏、低血糖、输液反应等现象有机可乘,增加了输液的危险。年老体弱、无人陪护跌倒发生率高[8],这也是输液中患者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4.小结
在影响社区门诊输液患方安全因素中,年老体弱、无人陪伴且多种慢性病缠身以及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是最主要的因素,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在“六位一体”的框架指导下,加大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生活关心、情感支持、心理沟通等方面的关注,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输液,降低门诊输液的风险。
第2篇: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应对评价
程琳(航天中心医院,北京100049)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应对评价。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2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72例接受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6)、对照组(n=36),给予实验组患者全面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护理质量。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应用到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中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社区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患者逐渐增多,静脉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急救用药、营养供给的重要途径,其给药迅速、药效较快,但其从药物配置到输入,中间环节较多,为患者的输液安全增加了一定的隐患,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征较为特殊,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次旨在研究社区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应对评价,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72例行静脉输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
纳入标准: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患病两年以上患者、输液时间15天以上患者。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患者、造血系统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脏器功能损害患者、严重功能认知患者、语言障碍患者。
实验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0.5±11.5)岁,脑卒中11例,糖尿病15例,老年痴呆1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8±10.5)岁,脑卒中10例,糖尿病17例,老年痴呆9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接收受均进行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老年患者多伴有慢性病,常伴有神经血管病变,血管弹性差,末梢血液循环欠佳,皮肤完整性受损等,患者认知程度不同,多伴有一定的焦虑,抑郁、烦躁等悲观情绪,老年患者血管条件较差,在进行输液前应对其基本情况进行评估,降低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2)老年患者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热情,耐心的接待患者,使其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在进行静脉穿刺前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且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和关心,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得当,还可以多拉拉家常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放松,提高穿刺成功率[2]。(3)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治疗环境,在一些重要的场所贴上温馨提示牌,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做到细心、主动,药房可专门设置老年人服务岗位,对连续输液的患者可以凭借治疗存单来药房直接取药[3]。(4)在进行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的原则,仔细认真的核对医嘱,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5)在选择血管时应遵循先远后近的穿刺原则,进针快、稳、准,对较脆的血管不宜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在穿刺中避开硬化血管,穿刺见回血后不再进针,防止血管渗液,在松止血带时,用左手压住固定针头,轻轻松开止血带,避免过度用力[4]。(6)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的各功能也出现了衰退,老年输液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待这样的患者,护理人员多与其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遵医嘱进行治疗前,要指导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并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时间、所输入的药品、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告知患者输液速度可以自行调节,若有需要可随时呼叫护理人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社区门诊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论文(共4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