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娜娜
(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摘 要:地方农科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本土优势及专业优势,这决定了其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和重点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也使得地方农科院校对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结合地方农科院校的实际与学生的就业情况,文章在分析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加强对创业氛围营造、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等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农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29-03
1 创业教育的由来
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创业教育”被首次提出.柯林·博尔,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著名专家,曾对创业教育做出如下总结: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与创业能力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品质等,是未来的人所应当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在1998年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一文在发表时就曾经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性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学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实际上,创业教育在部分发达国家中早已经开始,他们主要依托举办“校园创业计划”大赛这种竞赛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自1998年开始,日本也在小学中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由文部省和通产省合作举办;此外,在部分法国的中学中,学校也开展了诸如“在中学里办企业”和“教中学生办企业”等创业教育活动.当然,创业教育在我国国内也引起了教育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1999年批准了由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手部署创业教育,自此开启了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新篇章.
2 建立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政府部门的人员分流和企业改制而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人力需求的变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2014年,727万名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史上最难就业季”终于落幕;2015年,749万名大学毕业生又如期迎来了“更难就业季”,就业问题始终牵动着学生、家长、老师的心.作为地方农科院校,如何依托专业优势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广大地方农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2],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3]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对创业教育提出要求.因此,作为当代的教师和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在当前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创业素质、精神、开拓创新、合作能力、个性品质、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可以逐步改变学生的传统思想观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的新观念,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的意义,也是创业教育的目的之所在.创业教育既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又是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实践经验的传承.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认识创业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创业者,这其中就包含着一种全新的就业思想认识教育.
1、创业教育转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创业教育所注重的,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应聘从业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在具备自我创业的能力和意识的同时,通过亲身创业实践,更大程度上地激发创业者的潜能、实现人身价值.
2、创业教育促进了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创业教育应当达到的首要效果就是帮助学生激发创业热情,帮助学生提高毕业后创业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创业教育有利于价值增值和财富增长,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功能.
3、创业教育促进了社会稳定.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人们的信仰,二是人们的就业状况.创业教育能够唤醒人们的创业热情,激发人们的创业意志,使得人们在缺乏工作岗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创业本领去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或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改善就业状况;创业教育还教育学生要面对困难,在困难中看到胜利的曙光,心中始终充满着理想与信念.所以,创业教育促进了社会稳定.
4、创业教育促进了教育和教学改革.创业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传统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构建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等院校的教学革新.
此外,创业教育还能增强学生个体活动能力、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然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少成功的案例,也有着许多失败的案例,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较为完善的体系,已逐渐进入“就业难,创业更难”的瓶颈期,这也使得学生对高校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愈发强烈.相较于其他高校,地方农科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本土优势及专业优势,这决定了其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和重点与其他高校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地方农科院校对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3 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内容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是指构成与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相关的系统的管理要素[4].根据教育部所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的具体要求,结合地方农科院校的实际与学生的就业情况,笔者认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应涵盖各项软硬件设施,如良好的创业氛围、完善的师资队伍及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
1、营造地方农科院校良好的创业氛围.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中创业的比例在1%左右,农科院校学生创业的比例更低.鉴于此,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积极宣传国家和安徽省促进创业的政策和措施,采访、宣传农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先进事迹报告团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代表宣传个人先进事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高校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农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