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设置上,要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化产学结合。中国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比例,具有丰厚旅游资源的地区纷纷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大融合,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力,重视对旅游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创建各自的旅游文化品牌,如文化村的建设、文化节的开办等,都大大增强旅游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而作为以学校教育为主的高职教育面对快速兴起的新型旅游经济,必须要尽快与市场对接,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更改传授方式,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并建立具有产业结合的实践基地,适时促进企业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干预和变革,培养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高效利用社会教学资源,共同开拓合作空间。企业可将项目引入教学中,学校可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进行项目式教学。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工作条件,根据项目任务需求,派遣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讲授;学校可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教师在企业和学生中发挥桥梁作用。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项目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真实体验相关岗位的需求,并通过协同努力完成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引进的方式,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旅游行业市场的需求。
另外,在课程的设计中,夯实文化素养的基础课程学习,增加地方性的特色旅游文化课程,满足地方旅游市场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与风景区合作,学生既可课堂中进行相关知识的习得,也可以在风景区进行实地学习和实习。并可参与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做好市场调研和策划,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邀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并给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方向上的指导与规划,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指明方向。也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增强学生的创新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更好满足旅游市场人才需求。
3.2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的关键。旅游文化产业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一致,均“以人为本”。但“人”的标准即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对于从事旅游专业的任课教师无论在专业理论和知识结构上,还是对旅游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在极大挑战。教师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要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第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知识,并能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及时地把握学习,还能拥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双师型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具备实践创新能力,了解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动向,针对学生情况作相应的职业定位。作为高职高专的大学层次,在培养目标上不应该定得太高,而应注重就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重视实践和就业和创业指导,更好地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要想造就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就必须造就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
4 结语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旅游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撑。高职旅游教育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为旅游市场培养大量的旅游、酒店、会展等方面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更要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性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董观志.知识经济时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教育专刊),1998(18)
(责任编辑 梁 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试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对高职旅游教育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