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吕澂的审美人生观及其当代生活实践意义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要】本文将探讨吕澂对于审美人生的认识,以两个维度展开:从“美的态度”为起点联系鉴赏者与艺术品的关系,鉴赏者与艺术家的关系;“艺术社会”与一般社会的关系。推出“美的人生”的理念及其实践意义。最终探讨吕澂的审美人生观对于当代生活的价值。


  【关键词】吕澂美的态度最自然美的人生


  吕澂(1896—1989),原名吕渭,后改名吕澂,字秋逸,也作秋一,鹙子,江苏省丹阳县人,是佛学家,美学家。吕澂早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职期间,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编撰多种美术专著,如《美学概论》《美学浅说》《现代美学思潮》等。


  本文主要选择《美学浅说》中相关审美人生观的论据进行探讨。在吕澂看来要实现“美的人生”,首先应该明晰美感的发生过程,寻找艺术品与一般事物的共通点,然后才能谈美对人的意义,美对社会的意义,最后上升到“美的人生”。


  一


  吕澂关于“美的人生”的论述中都是由“美的态度”展开的,“美的态度”是一个楔子,连接吕澂审美人生观的各个部分。“美的态度”就是起源,要从一般人生达到“美的人生”必然绕不开“美的态度”。


  “美的态度”是一种鉴赏美的事物时产生的态度。“进一层说,艺术品所以和一般人造品不同,要加上那么一个名字的,固然为着他能表白特别的意义。”1因此,“美的态度”不是一般的态度,通过“美的态度”能看到艺术品中蕴含着的独特的东西,吕澂在文章中提到“但感得那样表白,非在‘美的态度’里不可。假使我用平常的态度去对艺术品时,只见的是种种物质凑合起来,和别种物品不必就有怎样的不同处。”2“美的态度”是非物质倾向的,欣赏艺术品需要抛弃“这个是什么?”的问题,与这个物体本身相关的特质都不能在“美的态度”里保留。吕澂在这里还提出了“静观”的概念——“我们常不期然的加上种种空洞的概念解释,又忘不了种种利害的打算,所辨白的当然就模糊的影响”,人们对于事物一般的关照态度,在感受中受到利害关系的束缚,无法看清事实,更使物象的概念变得复杂模糊难以捉摸,“假使任着感受的自然趋勢,一条边的用心下去,什么没相干的问题都丢开,那就到了‘静观’的境界”。3“静观”的态度也就是无功利的态度,与这个物体利害相联系的特质都不能在“美的态度”里保留,只有达到了这样清晰观照的程度,在美的事物上才能看到“特别的意义”,产生美感——“由这里推去,人们‘美的态度’一面是美感的,一面是静观的,合了两面才成一个全体。”4


  吕澂在文章中认为鉴赏艺术品要用“美的态度”感受,而实际上感受到的是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这必须有了‘美的态度’,有了和作家制作时相近的态度,才感得作家个个特殊的生命。”5吕澂认为用“美的态度”鉴赏艺术品,实际上获得的美感是艺术家当时创作作品时的感受,艺术品也成为沟通艺术家与鉴赏者情感的媒介。那么从狭义角度可以说,一件物品如果用“美的态度”去感受,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创作这件物品时的情感,“由这上面才断定得他是艺术品。”6只有在鉴赏者“美的态度”的作用下,艺术品中那特殊的,不同于一般事物的特质才能被感受,因此“美的态度”是鉴赏者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艺术品虽自有他的特质,仍是成立在鉴赏者‘美的态度’里的。”


  “美的态度”是一种感知艺术品的态度,艺术品是一种生活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事物,那么如果鉴赏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美的态度”广泛的应用与生活,将艺术品的特殊性与一般事物的普遍性相联系,使“美的态度”升华为一种普遍应用于生活的人生的态度。那么就要打通艺术品与一般事物的界限,寻找两者的共通点,如果一般事物被证明与艺术品一样具有被“美的态度”感知的条件,那么“美的态度”的发动就能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吕澂在文章中指出“有些学者就说艺术品的鉴赏是种‘追创作’。鉴赏者心里须依着作家那样创作,自己创作过一道,有了相似的印象,才感得原来创作的美。”7这段话指出观赏者之所以能感受到艺术品的美,是因为在应用“美的态度”感受艺术的时候同样产生了相似的创作情感,这就要求在观赏艺术品之前,观赏者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经验,以这种经验为基础才能与艺术品产生通感,才能感受艺术家创作时的相似感受。之后吕澂又指出“同样的道理,我们觉得人事,自然的美,也必在当时态度里已自创作一种印象。这些创作虽没有像艺术品那样具体,然同由着‘美的态度’成立,就可一样的称作‘艺术’。”8所以“印象”是一般事物能被“美的态度”感知的首要条件。在这里“印象”事实上就是先验经验,“美的态度”发生时,我们曾经生活中经验到的情感就被激发,反过来说,“印象”的积累,使我们对于生活中美的物象进行扩充,所以“美的态度”就能应用于一切能被先验经验感知的事物,感知范围的大小则由先验经验的积累程度决定,“如此推广艺术的范围便于‘美的态度’里所构成的一切,好算是艺术的广义解释。”9


  二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吕澂认为一般人欣赏艺术品,从艺术品中看到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美的态度”体会的实际上是艺术品背后艺术家的感受。那么一般人与艺术家一定存在什么关于“美的态度”的表达不同的地方使得这种感受具有意义。


  吕澂认为“我们平常藉着艺术品也会引起‘美的态度’,觉到一种美感;或对于自然现象也会这样,却都是暂时间便过去的事,和生活的关系就异常的浅薄。要是作家的自身,那就不然。他每一种创作,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事,和他前前后后的感受创作自有连贯的关系;所以他个人生活很受着‘美的态度’的支配。”10吕澂首先指出不管是一般人还是艺术家都会发生“美的态度”,只是一般人的发动是偶然的,暂时的,在“美的态度”只有鉴赏发生了,而并没有发生创造部分,最后一般人还是回到了普通的生活状态,“美的态度”对于其生活的影响“就异常的浅薄”。再看艺术家的“美的态度”,艺术家从对艺术品的构思,创作到完成,参与艺术品制作的整个过程,所以艺术家“美的态度”的发动是完整的,具备了从鉴赏到创造的过程,是有自主意识的,而非偶然的。同时,创作的过程一定是“美的态度”正在发生的过程,因此对于一般人短暂的态度发动,艺术家“美的态度”发动时间一定更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吕澂的审美人生观及其当代生活实践意义在线全文阅读。

吕澂的审美人生观及其当代生活实践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ngyu/12279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