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债务融资。经统计发现,衰退阶段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值超过50%,其中以营运负债和短期借款为主,营运负债和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率三年均值分别为达到了17%、14%。另外,其他应付款占总资产比率三年均值也超过了5%,其他应付款所涉及的债务融资成为衰退期公司债务融资的重要方式。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及其他非流动资产债务规模相对流动负债而言均不高。
(三)权益融资。经统计发现,衰退阶段通过权益方式进行融资的公司占比较低。三年期间有仅有16家公司成功实施增发股票募集资金、16 家公司在2017 年正在筹划增发股票,家数均仅占衰退阶段样本群的21%。衰退阶段中已成功实施增发股票、配股或正在筹划增发股票的家数占比为37%。
五、三个发展阶段融资方式比较
(一)内部融资方面。三个阶段下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留存率指标的均值、中位数均接近或超过70%,股利支付率基本不超过30%,标明三个阶段的公司均比较注重将企业留存盈余用于公司未来发展。因此,在内部融资方面,三个阶段利润留存率相对于股利支付率,均处于较高水平,成熟阶段公司净利润留存率偏低,衰退阶段内部公司之间差距较大。
(二)债务融资方面。经分析发现,衰退阶段的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和中位数均达到了53%、50%;成熟阶段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37%、33%;成长阶段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适中,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1%、40%。因此,在债务融资方面,三个阶段均以流动负债为主,短期借款是对外融资的重要方式;成熟阶段公司债务水平相对较低,衰退阶段债务水平相对较高。
(三)权益融资方面。对三个阶段权益融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发现,2014 年至2016年,三个阶段公司成功实施权益融资或有计划的比例均超过了30%,其中,成长阶段的公司家数占比高达79%;衰退阶段最低,家数占比为37%;成熟阶段居中,家数占比为45%。从增发股票实施情况来看,成长阶段成功比例最高,家数占比达69%;衰退阶段成功比例最低,家数占比为21%。从增发计划来看,截至2017 年初至8 月底,三个阶段均有一定比例公司存在增发意愿,成长阶段增发意愿最高,家数占比为29%,成熟阶段公司增发意愿最低,家数占比为17%,而衰退阶段公司有增发计划意愿的家数占比与成功实施占比均为21%,这表明衰退阶段公司虽然增发股票意愿强烈,但因其相关财务指标不符合增发要求,成功的比例较低。因此,增发股票等权益融资,因其永久性(无需还本)和低成本(尽管一次性融资费用较高,但无需支付固定利息)的优势,成为各种阶段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方式。增发股票尤其是为成长阶段公司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
六、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融资战略实践部分符合传统财务理论观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而言,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了增发股票这一权益融资方式,短期借款也是其重要外部债务融资来源。成熟阶段的公司由于长期利润积累相对较多,内部融资为其后续发展及股利支付提供了较大保障,其中较高利润留存率(较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公司比重相对偏低,负债率相对较低。衰退阶段的公司由于自身利润来源不足,股利支付率极低,债务水平较高,主要依靠短期银行借款及其他短期债务;虽然部分衰退阶段公司增发股票意愿较为强烈,但成功率相对较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上市公司发展阶段与融资战略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