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对人性和社会治理中安全需求方面, 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对人们行为中安全秩序的规范, 儒学中容纳着得天独厚的无尽的价值财富。
4 强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是安全 “强力监管”破局之途
无论是独立自主管理阶段, 还是团队互助管理阶段, 知道什么是对的是前提, 也是安全文化提升的基础。 标准化的安全操作和规范的普及,是安全文化提档升级必须首先完成的工作。 融入生产经营理念与内容的安全标准化建设, 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
9 月 12 日,新华社受权向社会各界全文公开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 ; 《指导意见》 确定的关于改什么的问题, 指出: 产品、工程、 服务三大主攻方向。关于怎么改的问题, 提出质量攻关、质量标准、 质量创新、 质量管理、 质量监管、 质量品牌、 质量共治 7 个方面。质量攻关、 质量创新是破局问题, 上台阶问题; 质量标准是基础和平台问题; 质量管理、 质量监管是依据标准进行过程控制问题;质量品牌是成果展现与品牌生命保持与发展问题;质量共治是系统协同良性互动问题。标准是安全之本,国家意志的质量标准为基础的产品质量系列整治措施的实施, 也必将带来安全治理的提档升级。
5 现阶段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安全文化真正意义上的提档升级, 向独立自主管理和互助团队管理阶段过渡, 必须解决 “标准化” 建设过程中的低标准问题。自 2006 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计量、 标准、 质量评定作为国家质量三大支柱以来, 标准化体系建设已在大中小型企业中逐步得到推广、 实施。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为体系而体系, 低水平运行问题较突出。标准化的本质是关键节点和要素的量化程序控制, 而质量标准要求达到的是人、 机、 料、 法、 环的和谐与统一, 这与安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符的。对生命周期、 节点确认、 指标量化、 标准组合四要素的把握程度, 是决定能否制定高水准的质量标准的关键。
生命周期, 既指企业、 行业, 也包括产品和市场。决定着企业全局发展战略的制定, 以及系统产品和服务开发战略导向。
节点确认、 指标量化, 来自于对生产和产品的科学分析,是质量保障的硬指标。
标准组合,是视生命周期与企业竞争策略而制定的企业整体运营方案。
安全工作是一项扎实、 基础的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细致工作, 唯有严格制度, 细化标准, 逐级、 层层落实责任, 实施管理的科学化, 依据标准化常抓不懈, 才是 “强力监管” 破局之途, 即: “经营灵魂+标准化”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化解安全“强力监管”之困局之我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