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供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需求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得到的重视越来越少。但是供给侧的改革也不是意味着就要忽略需求侧的刺激,温和供给学派也有强调储蓄与投资。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机构性,最终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因此供给侧的改革是要有一个相当长周期的。我们要知道,供给侧的改革不是万能的,同时需求侧的改革也不能放松,“三驾马车”必须继续前行。
随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国家开始加大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投资,用以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在新常态下,西部的发展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
对于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外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汪碧瀛(2016)研究认为政府公共投资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趋势进一步恶化,她提出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以实现区域公共投资的均等化。薛艳(2016)研究认为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对非政府部门产出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且政府投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她认为在东部发达地区要注意提高质量,在中西部地?^主要还是扩大政府投资的规模。王晓艺、张鹏(2016)研究认为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要小于非公共投资,认为公共投资要公平和区域布局要合理。胡恒(2016)通过研究公共固定资本投入和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虽然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如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显著,他认为应该优化公共投资的结构,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消减公共固定资产的投资。王桂虎(2016)研究认为河北省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小,挤出效应和计入效应都不存在,但二者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效应。万其龙(2016)研究认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主要体现在间接促进效用,总的来说他认为政府投资对净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强。杨大楷、孙敏(2009)研究肯定了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公共投资的总量仍然需要增加,投资结构需要优化,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投资效率也要提高的建议。邵爱春、程永文(2016)研究肯定了政府公共投资对安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且在部分部门里,政府公共投资仍然处在效用递增的阶段。他认为他提出了要优化结构、建立平台等意见。蒋永甫、宁琳映、孙曼丽(2016)研究认为,公共投资可以扩大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优化经济环境,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提高社会福利,并提出了合理界定公共投资的范围等建议。通过对各种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大部分学者还是认可的,但是在具体的细节方面还是有分歧的。学者对于政府公共投资对非公共投资的作用就有很大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政府投资对公共投资具有挤出效应,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有挤入效应,还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等。而且在对公共投资的具体使用上,少有学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本文研究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国家如何投资和地方如何利用投资提出对策建议。
1广西省政府公共投资及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部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供给方面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因此在可见的未来,国家势必会减少或放缓对东部发达地区公共投资的规模,而是以优化结构为主,而对西部地区的公共投资规模更是会进一步的增加。
从图1中可以发现:一方面,广西省每年公共投资的绝对规模总体上呈现出在波动中增长的趋势,在1997-2007年间,增速相对较慢,总量也相对较小,从2008年开始,广西省的公共投资规模开始飞速增长,尤其是在2014-2016年间,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另一方面,1997-2016年间,广西省公共投资规模还是有所波动,在2007和2013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大部分年份的公共投资规模虽然均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是增速波动也较大。
从图2中可以发现:广西省的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尤其是在2002-2013年间,均保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率,在2014-2016年间,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仍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间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占比保持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占比在2014年前保持上涨,2015和2016年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占比近年来一直保持上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上述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广西省的公共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均保持较快的增长,而且二者之间的趋势相似,说明二者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广西省是典型的西部地区较贫困的区域,能否依托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经济快速的增长,离不开政府公共投资。所以研究广西省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便提高有的公共投资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理论分析
政府的公共投资既可以对生产形成需求,又能增加生产供给能力。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资本的增加和技术水平度提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肯定了资本的作用,作为资本投入一部分政府公共投资自然也对经济增长起着正向的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东西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弹性的差距,发现的两地区政府公共投资产出效率的差距。进而分析两地区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
①经济增长(Y):GDP是比较典型的代表经济增长的变量,但是模型的整体经济意义和平稳性的要求,用平?p到基期价格的GDP代表经济增长。②政府投资(Kg):目前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上,将除了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部分以外的投资看作是公共投资,但是这一方法存在对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投资的高估,因为在所包括的产业中已有私人投资的介入;第二种方法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分类上,把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公共投资。由于数据来源有限,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国家预算内资金作为政府公共投资的指标。③私人投资(Kp):考虑到与政府公共投资选取的数据协调,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加总。④外商投资(Kf):考虑到与政府公共投资选取的数据协调,取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利用外资。⑤人力资本(L):因为数据来源有限,取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代替人力资本。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广西省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