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科研机构创办书院,如华鼎书院。该书院创办于2009年,是“从事国学教育研究、国学教育实践和服务、国学教育图书出版的国学专业机构”。书院依托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的经济、产业、文化、国学等学术平台和专家背景支持,以传承国学、开启智慧、成就人生、奉献社会为宗旨,秉承以三坟文化、儒释道文化为一体的国学文化,倡导人生国学、践行国学、应用国学、心性国学的国学观。华鼎书院把自己定位为国学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推进者和服务者。这类书院,还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经典为宗旨的实体。
(3)企业、商业创办书院,如:明伦书院。该书院原为企业国学堂,成立于2005年8月。书院以其丰富的高端学术资源与研发能力,致力于中国传统产业化,正在搭建以企业家国学书院、国学与企业文化建设、少儿国学、高端文化旅游,以及中国移动国学彩信内容供应、社区文化建设、图书音像出版为核心的综合文化平台。华商书院,是中国首家只为董事长、总经理开放的全国游学的国学研修书院。书院成立于2006年9月,由聚成股份公司与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创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办学。
(4)宗教团体创办书院。如,苏州的菩提书院。该书院位于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内,是一个佛学社团,是“引导大众修学佛法、走向生命觉醒的心灵学院”,是开展人生关怀和心灵慈善的精神家园,是面向海内外进行佛教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组织。这类书院,教学内容为宗教教义,教学形式也多为宗教仪式和宗教修炼。这是书院形式的一种大胆尝试。
(5)大师网页冠名书院。如,文贤书院。该书院实际上是葉曼(本名刘世纶)的个人网页。葉曼,一九一四年生,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此类书院实为国学大师个人主页,并不多见。这种网上书院,是高科技背景下书院的一种新的尝试。
(6)课外辅导机构冠名书院。如,依米书院。该书院隶属于依米教育集团,是优秀的课外辅导机构,主要从事课外辅导、成人学历进修和会计培训。此类书院多为中小学课外补习班和成人学历进修培训班,教学内容虽与“书”有关,但已经不是国学经典。
(7)阅读网站冠名书院。例如,“潇湘书院”、“泊星石书院”等。此类书院的“教材”大多是通俗读物,虽有经典提供,但所占比例非常少。
以“书院”命名的,还有很多,有的其实与“书”基本无关,只是“院”。如“万柳书院”,实际上只是北京海淀区的一个楼盘而已。诸如此类与书院无关的“书院”就不再费笔墨了。
二、当代新兴书院对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以完善中国当代教育、光复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新兴书院,其开创者应该是对古代书院比较了解,或是古代书院之仰慕者,其创院宗旨必定包含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之精神,在书院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对古代书院精神也必定有所体现。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其教育方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培养目标必然是“内圣外王”的“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以求圣人之学,“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成王者之功。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德”“才”“功”兼备的士。“格物致知”是为学,是“才”的积累;“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是“德”的修炼;“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政,是家国情怀,是才德的施展,是“功”,是一生修为。这就不难看出,古代书院教育是培养德才功兼备的具有家国情怀的高尚的人才——“士”。因此,古代书院精神就是“德”“才”“功”统一精神,是终生教育精神,其中“德”“才”“功”的统一是古代书院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精神。
朱汉民先生曾把古代书院精神归纳为:具有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对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5]。人文精神是求“德”,学术精神求“才”,二者统一求“功”。不同阐述,实质不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典论文德、才、功:当代新兴书院的基本精神(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