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5~6岁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SDQ量表测验得分 
  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各分量表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详见表4。 
  独生/非独生子女在亲社会分量表上得分差异边缘显著,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在情绪问题、对立-违抗、注意力缺陷-多动、同伴关系四个维度上,独生/非独生子女的师评得分皆不显著。 
  (二)相关分析 
  1.内隐联想测验所得的认同效应值与利他行为得分相关分析 
  对独生/非独生子女IAT所得的效应值和利他行为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AT所得的效应对数值与帮助行为无显著相关(r=0.106,p=0.546),与分享行为得分存在边缘显著相关(r=0.316,p=0.065),与行为总分存在微弱相关(r=0.270,p=0.117)。
  2.利他行为得分与亲社会特质师评得分相关 
  将情绪问题、对立-违抗、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同伴关系合计为困难总分,对已获得的利他行为得分和亲社会特质师评得分及困难总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 
  由表5可知,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维度上的得分与所有困难问题存在显著负相关。在情境测验中,帮助行为得分与亲社会行为得分显著正相关,分享行为得分与亲社会行为得分不存在显著相关。帮助行为维度和分享行为维度得分不存在显著相关。幼儿的利他行为测验总分与困难问题总分在0.05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负相关。测验总分与亲社会行为得分有一定的正相关(p=0.142)。 
  三、讨论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群体差异 
  本研究考察了独生/非独生子女两个群体在利他行为的内隐自我认同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内隐认同与其外显行为和亲社会特质师评得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发现5~6岁幼儿普遍存在利他行为的自我认同,即将利他行为与自己进行联结的内隐认同,这种内隐联结的强度在独生/非独生子女间没有非常显著差异。但在数据对数化校正后,独生子女的内隐联结强度略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关。较之非独生子女家长,独生子女家长教养子女的时间不被分散,这种优势更有利于促使其子女内化他们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教导。〔10〕 
  本研究探讨了独生/非独生子女群体在情境测验表现上的差异,发现非独生子女在分享行为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与非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关。非独生子女通常要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共享资源、情感等,可能更习惯于分享。 
  本研究还对独生/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特质师评量表各维度得分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除了在亲社会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略高于非独生子女外,其他维度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教师对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亲社会行为层面的评价略低于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均较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11〕使得独生子女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间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二)幼儿利他外显行为和内隐认同、SDQ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内隐联结测验,考查了幼儿利他外显行为和利他内隐认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幼儿的内隐联结强度值与其分享行为表现存在边缘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帮助行为关联较小。有研究表明,幼儿在园的亲社会行为绝大多数是指向同伴的,指向教师和无明确指向对象的助人行为较少(王福兰、任玮,2006)。也有研究发现,〔12〕幼儿在助人观念和行为上有脱节的情况,这可能与家庭、幼儿园等均较关注观念引导,但较忽视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训练有关。此外,帮助行为不仅受幼儿的内隐认同影响,较之捐赠分享行为,更多地受身边同伴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幼儿的同伴关系在独生/非独生子女这两个群体内存在轻微差别。  总体来看,幼儿群体的利他内隐认同程度与其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较一致。这说明,在幼儿阶段,被试的利他行为从内外一致性上尚未发生分离。随着年龄增长,采取帮助行为和向他人捐赠物品、分享财物等行为可能会更多地受社会环境和道德准则的影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5~6岁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5~6岁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04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