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扁平化领导机制
管理扁平化是园长负责制得以落实的有效机制。《管理条例》规定,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制度。为此,有关行政部门可牵头将一些与幼儿园日常管理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交由一个综合部门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行政部门的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6〕促使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进行分类管理与指导
园长负责制难以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多样化。为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类管理与指导的政策,使不同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宜简化园长办公程序,充分赋予园长办园自主权;集体办的幼儿园,要充分尊重园长作为专业领导者的权利,不随意干涉园长工作;民办幼儿园,重在帮助其厘清园长与董事会、法人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职责。
(三)开展园本管理
园本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一种矫正。园本管理来源于校本管理,指的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的自主管理。在幼儿园开展园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园内人、财、物等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7〕园本管理有助于园长从执行者、实施者向决策者、管理者转变。
各级领导部门应减少对幼儿园的干预,将自主办园的权力交给园长。应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对幼儿园的行政审批权,依法保障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促使园长能按照幼儿园实际情况决定资源分配、人事调整等方面工作,从而使幼儿园的各方面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四)负责制与问责制并行
幼儿园内部应建立问责制度,以保证园长负责制“到位”但不“越位”。园长要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工作,但园长负责制不等于园长包办,放权不等于放任。为了保障、监督园长负责制的顺利实施,幼儿园应与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等多方合作,成立问责小组,共同监督园长的管理工作。〔8〕可根据园长职责确定问责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问责,如网络问责、书信问责、当面问责等。园长要公开园务,使问责主体能明确了解园长的具体工作。
园长负责制不仅要明确园长对幼儿园工作全面负责的职权范围,更要明确党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突出权利与义务、负责与问责的统一,这也是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管理民主、权责一致的体现。〔9〕
(五)提升园长自身素养,倡导教育家办学
幼儿园园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引领幼儿园的长远发展。〔10〕倡导教育家办学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对教育领导人员的基本要求。〔11〕“教育家”应该懂得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管理工作,有定力、肯担当。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幼儿园园长提供相关培训,帮助园长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同时,优化园长管理制度,为其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实行园长负责制提供制度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咏.下放办园自主权增强幼儿园活力〔J〕.教育导刊,2003,(2).
〔2〕廖莉,袁爱玲.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园长自主权探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627/628(7/8):46-48.
〔3〕李玉栋.论教育中的双重多层委托-代理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5,(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园长负责制实施过程中的错位及其矫正(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