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成都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1.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制度,明确资金来源、投入对象、投入额度和比例、途径和保障等;制定并出台公办幼儿园编制配备标准。
2.规定市及区(市)县每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此比例应与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地位相适应。建议立即采取措施,至少在明年从2012年的3.68%提高到5%左右。
3.制定成都市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逐步提高公益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
4.扩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扩建、城市小区配套等项目中设置幼儿教育专项基金。
5.优化经费拨付体制,完善“以奖代补”政策,在公益性幼儿园进一步完善升等定级、年终考核奖补机制。设置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综合奖补类项目,设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专项资金。
6.积极探索“以资代补”政策,注重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在土地、校舍和设备使用上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校舍改建中的资源,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
(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保证稳定的教师队伍
1.增加幼儿教师编制,逐步增加编制教师在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比例。
2.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职称评定机会。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体系,逐步建立符合成都市实际情况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包括评定起点、年限、层次、类型、要求、标准、相应福利待遇等。
3.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三)加大监管力度,保证良好的运行环境
1.严格遵守《成都市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试行)》,规范幼儿园准入制度,杜绝幼儿园等级评定中跑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等行为,保证幼儿教育良好的整体发展势态。
2.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确保幼儿教师拥有足够的专业背景和良好素养。
3.加强督导评价。督导内容要强调幼儿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使用、保教质量。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属地政府幼儿教育实施工作的主要依据,并向社会公示。市教育局定期开展幼儿教育质量检测,发布《成都市学前教育质量报告》。
4.建立幼儿教育工作的问责机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
(四)建立健全信息发布的体系
1.政府主导搭建完整、顺畅的公众信息发布平台,比如电视栏目、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以保证幼儿教育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指导性。
2.完善政府信息发布的程序,在开学前夕通过各级政府及办事机构的信息发布平台,系统介绍各类幼儿园资质和特点,明确幼儿入园条件、要求、时间和程序等。
3.加强幼儿园招生宣传中信息发布的监管,加大对发布虚假信息的惩处力度。
(五)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幼教师资高水平
1.逐步建立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公办幼儿园招聘有编制的教师要严格按照幼儿教师任职标准和规定程序。
2.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幼儿教师培训网,打造过硬师资队伍。健全国家、省、市、区(市)县培训和幼儿园园本培训相结合的分级联动培训机制,强化卫生保健人员常规培训。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重点,在全市开展普及性培训及推广。
3.深化“名园+弱园”“名园+农村园”“名园+新建园”的结对帮扶、互动发展机制,带动“弱园”、“农村园”和“新建园”的教师专业发展。
(六)落实对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幼儿教育资助政策,增强幼儿教育的公平性
1.针对困难幼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放宽资助条件、明确资助额度、资助标准、保证资助长期性;同时设立专项资金,避免困难学生因经济原因被排除在幼儿教育之外。
2.通过网络、电视、家长会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将资助政策宣传到幼儿园所有家庭,确保符合资助条件的幼儿都能及时得到资助。
3.加强监管力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严格按照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实施方案的程序,确定资助对象;加强幼儿学籍管理,确保资助信息的真实、可靠;对违法违纪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加强研究与规划
幼儿教育要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研究与规划,增强幼儿教育政策制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执行的严肃性。当前,要促进幼儿教育的研究与规划,有必要从如下方面努力:
1.在市、区(市)县教研机构中加强幼儿教育研究的组织建设,在制度上保障有一支长期、安心和专业地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队伍。
2.在课题立项、成果奖励、基金支持等方面,体现幼儿教育研究的需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支持。
3.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组织实施幼儿教育试点项目,鼓励各幼儿园积极探索特色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成都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调查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