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幼儿园办学体制较为混乱、办园思想不够端正
(1)办园宗旨混乱
幼儿教育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是进行启蒙教育?幼儿教育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还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儿教育是有别于小学教育的独立的教育环节?还是附属于小学教育?成都市的不少幼儿园从来不考虑办园宗旨,从而带来系列的问题,包括给幼儿、家长和教师带来过重的不应该的额外负担。
(2)兴趣班的杂乱
目前,成都市大多数幼儿园都开设了兴趣班。不少兴趣班受到了利益驱动的过度影响,“小学化”、“应试化”倾向严重,不顾儿童的接受程度和兴趣爱好,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工作中出现本末倒置的局面,幼儿教育的正常秩序受到影响。
对于家长而言,让儿童参与兴趣班,主动和理性的少,被动和非理性的多。表面上,这是家长和儿童的自愿,但实际上不少家长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兴趣班变相强迫的色彩比较明显。例如,不少教师或公开或暗示地告诉家长希望儿童能够参加一些兴趣班,不少家长是因为“怕教师不高兴,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而让儿童参与兴趣班。再如,下午提前放学,有些幼儿园甚至5点前就放学了,这让大多数家长根本没有办法按时接送,只能参加兴趣班以打发时间。
(3)乱收费屡禁不止,“入园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近年来,成都市在幼儿园收费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入园贵”的现象在城区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幼儿园收费名目在显著减少,但实际上家长支付的费用并没有减少多少。幼儿园收费在程序上越来越规范,都需要物价部门的核定,但形式规范的背后也潜藏着收费的无序。幼儿园的办学成本、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成本到底是多少,以及是如何计量的等问题,家长及社会很难知晓。
5.保教质量不高
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不够,班额过大,教师在每一个幼儿身上的精力分配难以充分,保教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安全隐患较多。
城区幼儿教师在数量上基本饱和,但其职业素养整体偏低,不少教师缺乏职业认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制约,这在根本上制约着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目前,成都市幼儿教育在办园体制上是以市场机制为主。投资方最感兴趣的往往不是保教质量如何提高,而是如何赢利。其办学存在大量的逐利行为,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回报,尽量压缩在教师工资、儿童饮食、教师进修、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开支。这在根本上决定了保教质量不高。
上述问题制约着成都市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成都市幼儿教育问题的背景与成因
(一)政府投入不足,且没有保障机制
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反映着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反映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杭州市、宁波市、兰州市等明确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低于8%,北京市规定不低于7%,长沙市规定不低于6%,江苏省、浙江省规定全省各地不低于5%。目前,成都市的这一指标明显偏低,2012年全市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仅为3.68%。
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没有明确规定,这影响着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受此影响,成都市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明显偏低。目前,全国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已达到30%以上,上海市、北京市、青岛市、武汉市、合肥市等地的公办幼儿园已占65%以上。而成都市公办幼儿园只占14.3%,民办幼儿园占了85.7%。
(二)经费配置不合理,幼儿园地域分布不均
成都市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基础薄弱,城乡幼儿教育失衡明显。在数量上,中心城区,特别是二环路之内的幼儿园偏多,三环路之外的幼儿园偏少;在类型上,中心城区的公办幼儿园较多,在三环路之外特别是农村,幼儿园过于单一,以民办园居多;在经费投入上,农村幼儿园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公益性幼儿园成都户籍3-5岁幼儿按每月每生400元收取保教费、政府另外补贴200元。以上数据是幼儿教育经费不断加大的证明,但从侧面反映出了财政拨款对区域、城乡的不均。
(三)管理制度的不适应
1.编制制度对于幼儿教育的制约
受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政府对于幼儿教师提供的编制数量极其有限。没有编制内的身份,优秀的教师很难安心于幼儿教育,由此出现了一种“逆向淘汰”。这在根本上制约着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职称评定制度对于幼儿教育的制约
学前教育尚未建立系统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尽管部分地区提供了少量的职称评定机会,但是,这个机会由于太少,最终基本上是分配到了幼儿园园长等管理人员。对于大多数幼儿教师而言,职称评定的机会基本上是没有的。
3.幼儿园收费核定缺乏科学性、客观性的制度保障
成本的计量是收费的前提。幼儿园收费的依据主要是办学成本和幼儿的生活成本。目前,幼儿园办学成本、生活成本没有信息公开机制,物价管理部门对于收费核定缺乏监督机制,如何保证其核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尚缺乏体制保障。
(四)监管、评价、指导不到位
对于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级教育职能部门承担着监管、评价职责,教育科研机构、培训机构担负着指导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的监管、评价和指导还不够到位,例行检查走马观花。一些机构和个体基于利益驱动往往逃避责任,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做事。
(五)政策执行有偏差,反馈、整改还不够
近年来,成都市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成都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但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理解偏差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方面,有关机构和个体的政策理解不够,没有全面、深入和具体地把握政府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期望、思路和要求。另一方面,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地研究、总结、提炼、反馈和整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成都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调查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