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研究的成效
(一)构建了幼儿合作能力和意识教学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阶段目标,活动目标,目标充分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既注重孩子技能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孩子情感体验的培养,目标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pagenumber_ebook=67,pagenumber_book=66
(二)挖掘出来自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1.有计划的体育教学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玩”是孩子的天性,经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在玩中让孩子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如我们组织体育活动《开汽车》,需要后面小朋友抱着小朋友的腰,一前一后往前走,在这活动中需要两个孩子相互配合,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培养的是孩子默契合作。两人三足、捕鱼、炒黄豆等体育游戏都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2.丰富的户外活动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纲要》提出每天保证孩子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创设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如早上玩呼啦圈时,孩子们漫无目的地玩着,抓住这个机会我们让孩子进行跳圈,一开始只有两三个孩子进行跳圈,后来孩子们觉得这个很好玩,于是纷纷加入其中。
3.区域活动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孩子一来园就可以进区进行活动,区域活动是灵活机动的,以往孩子进区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合作意识不强,我们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4.扎实的生活教育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孩子在入园时不会使用瓢羹,不会穿衣服,不会叠被子。如何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这些本领,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习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孩子的被子很大,我们培养孩子能相互合作折叠被子,孩子衣服后面的拉链不能拉上去,我们提醒孩子可以相互帮忙拉。
5.在分享中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合作最大的乐趣就是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一起合作的劳动成果,“独乐乐不如与人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活动过后,我们需要孩子说一说合作的喜悦,一起分享。
班级:中二班
pagenumber_ebook=68,pagenumber_book=67
6.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培养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
孩子的合作能力和意识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本学期我们开展了有关合作能力和意识的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课题实验课教案设计《大家一起来》。
pagenumber_ebook=69,pagenumber_book=68
pagenumber_ebook=70,pagenumber_book=69
通过教学,使孩子懂得团队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家园同步培养了幼儿合作能力和意识
父母既是引导着、教育者,更是孩子的合作伙伴。因此,我园通过开设了“彩虹桥”家园栏目,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定期进行一系列的合作式的“亲子活动”。推出了双休日“绿色小课堂”活动,即三四户家庭组合成一个团体,开展参观、野餐、游戏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为使幼儿与周围的人、事、物能建立良好的交往、合作关系。如开展“小鬼当家”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开展文明礼貌进社区活动等,通过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胆量,增进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样,家长对孩子合作能力培养的意识也得到提升。
(四)让孩子变得更懂事
自从课题开展以来,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更懂事了,在家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与小朋友能友好相处,自己有好东西也会和别人分享。
通过对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学期未我们对中班70名幼儿合的作交往能力进行了后测,结果如下表:
中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后测统计表(总人数:70人)
pagenumber_ebook=71,pagenumber_book=70
从后测表中可以看出,一学期下来,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与别人分享方面,幼儿不再独占、独自享用食物或玩具,而是把“分享”挂在嘴边,并常带自己心爱的东西来园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八、课题研究反思
经过四年来对该课题的研究发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原因是:(1)家园要求不一致,家长不给创设孩子与人合作的机会,个别家长不能很好地做孩子的表率;(2)孩子外出机会太少,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3)教师因人施教、个别教育工作仍然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深入了解幼儿、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制订具体措施,并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取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共同探索有效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取得更好的成效。
九、努力方向
回顾过去的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在今后需要深思。
1.做为一项科学研究中必须找到理论的支撑点。这或许就是科研和平常工作的一个区分点。因此,每一项科研、每一个课题都要找到自己的理论支撑点。
2.要从家庭人员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方面考虑分类,也许更细更合理。
3.对孩子习惯的形成更深层次的分类应是从家庭的氛围、家庭的素养、家庭的教育风格等,从这样分析更合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