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理论研究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外地教科研成果,对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理性层面上的分析研究,逐步构建起交往、合作的对策体系和具体的活动方案。


  3.经验总结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4.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研讨和交流,以解决课题中的实际问题,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研究过程:


  1.筹备阶段


  (1)2010年3月底李园长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为教师参与黑龙江省教育规划办科研“十二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请进行动员,并组建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进行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


  (3)请专家到园讲座、指导、引领。我们从什么是课题、课题基本特征、研究方法、步骤等方面组织学习,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细则。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对幼儿的现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确定了实验的对象、班级,并且对家长也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实验前的调查表。


  pagenumber_ebook=63,pagenumber_book=62


  2.实施阶段


  首先,我们对全园3-6岁年龄段,400多名幼儿在交往合作行为中的现状进行了近一年的跟踪观察、调查前、后测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的特点,寻找出了一条培养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为拟订的《幼儿园各年龄阶段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发展评价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课题中我们主要运用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采取环境布置、创设情景、园内一日生活、教学活动、快乐训练、家园共育等教育手段对幼儿进行培养。


  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一致性、一贯性、渗透性的研究原则,并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以实现我园各年龄段幼儿关心同伴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具教育价值,为了让孩子的交往能力有更好的发展,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挖掘活动中教育价值,开展了多元化开放式交往的教育活动,以拓宽幼儿的交往空间,提高幼儿良好的交往品质。


  (一)实验前期测查大班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发展情况


  人际交往:


  1.孩子平时能主动使用语言与人亲切交往。


  A.主动的有20%B.有时75%C.不主动的为5%


  2.依恋父母,不大愿意接近其他人。


  A.特别依恋的80%B.比较依恋的15%C.不依恋5%


  3.小朋友到您家来玩,你孩子主动与他一起玩吗?


  A.主动的55%B.有时主动的45%


  4.客人到您家来玩,你孩子感到兴奋吗?


  A.兴奋的55%B.比较兴奋的45%


  5.你的孩子会赞扬别人吗?


  A.经常74%B.有时26%


  6.你同意您的孩子经常与邻居幼儿交往吗?


  A.很同意74%B.比较同意25%C.不同意1%


  合作能力


  1.哪种情况会主动与人合作。


  A.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邀请小朋友56%


  B.想玩合作游戏时26%


  C.对别人进行的游戏感兴趣时能主动提出要求18%


  2.与小朋友的交往。


  A.主动引发话题与小朋友交谈74%


  B.主动加入其他小朋友的交谈或游戏中22%


  C.发起游戏时能得到小朋友的回应1%


  解决冲突


  1.当小伙伴出现冲突的时候。


  A.自己尝试解决77%B.寻求成人帮助22%C.躲避或自己走开1%


  2.您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请求同伴(而非成人)帮助吗?


  A.经常87%B.偶尔13%C.不会0


  3.当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发生冲突,他会怎么做?


  A.主动劝解77%B.经提示主动劝解23%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制定了各年龄段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发展的标准


  通过对培养效果的追踪观察记录及教师的经验交流发现,幼儿对社会交往行为习惯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因此,我园对培养指标进行更完善、更合理的修订,并制定了各年龄阶段幼儿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的具体指标:


  1.小班的分享活动—从食物—玩具—情感分享。


  2.中班的互助活动—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才互助意识的养成再到互助行动的发生。


  3.大班的合作活动——两两合作——小组合作——集体合作,培养幼儿学会分工、协商。


  (三)实践活动


  1.营造幼儿园园所文化环境,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成长。


  为了让幼儿一进入幼儿园就有一个温馨的交往环境,我们遵循“环境育人”的原则,力争让每面墙面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可利用资源,我们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弘扬传统文化、交往合作教育这一主题,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如二楼是小班孩子的生活区,我们着重以文明礼貌、生活养成为主,创设了“不争不抢”、“我有玩具大家玩”、“我是小小礼仪之星”等为主题的墙面设计,帮助小班孩子树立交往的意识。


  2.在各项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愉快交往机会。


  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在交往合作课题研究中,为了让孩子的交往能力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开展多种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aoyu/122038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