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教育内容作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出台与不断完善,内容体系中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强调,以及对工程实践领域内容及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关注,体现了科学教育内容发展的新特点,对我国科学教育内容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科学教育内容;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美国;
作者简介:高潇怡(1975-),女,辽宁海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艾欣(1991-),女,山西忻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
美国历来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且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科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始于学前阶段贯穿青少年发展过程始终的科学教育改革成为近年来美国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框架伴随科学教育改革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回顾和梳理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发展的特点和新变化,对我国学前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出台与不断完善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在国家层面出台和颁布各种政策法规,以促进和发展学前科学教育内容发展。1990年,布什政府提出了六条“国家教育目标”,接着由克林顿政府继承扩充为八条[]。“国家教育目标”首次提出了“教育标准化”的概念和设想,旨在按照不同学科,制定各学科从中小学一直下沿到幼儿园的可量化的国家课程标准、课程与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此来提高全国教育质量。在“教育标准化”政策的影响下,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也在政策文本中得到了规定。这种政策文本的规定,不仅仅是泛泛的目标描述或者教学指导,而是对学前阶段所应该学习的科学内容的标准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和参照。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种政策文件上对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支持一直在持续,并且不断更新和完善。
1989年以后,美国对学前科学教育内容标准规定日趋完善。1996年,美国首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前标准》)颁布,将K-12年级分为K-4、5-8、9-12三个阶段,其中K-4就是从幼儿园到4年级,《前标准》从整个阶段的角度对科学教育内容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述,但是并没有进一步区分年龄段,没有将学前科学教育内容标准进行单独论述。2011年到2013年,在美国新的科学教育改革浪潮下,《K-12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工程实践框架》(以下简称《新框架》)以及《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相继出台,可以说是当前美国最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科学教育政策文本。在这两部文本中,将K-12年级的分段进行了重新划分,K-2成为了第一阶段,并且对每一年级的科学教育都有了详细的目标和内容的表述与规定,这是在1996年《前标准》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完善和超越。
除了这几部全国性的标准之外,各州同样建立了本州的学前科学教育标准,它们基本都体现在各州的K-12教育标准之中。如,2004年《佐治亚州幼儿园科学课程》、2008年《怀俄明州科学内容和表现标准》、2009年《华盛顿州K-12科学学习标准》、2009年《明尼苏达州学术标准:科学K-12》、2010年《弗吉尼亚公立学校科学学习标准》、1998年《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科学内容标准(K-12)》和2014年《加利福尼亚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威斯康辛科学模范学术标准》、《伊利诺伊学习标准》等等。这一系列州立的学习和教育标准,除了威斯康辛州和伊利诺伊州未对学前阶段的内容标准做出具体规定,在其余州立的标准中,都对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在2011年《新框架》和2013年《新标准》出台以后,各州已经开始积极行动,纷纷对自己原初的标准进行修改和重新拟定,宾夕法尼亚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已经率先出台了新修订后的学前科学教育标准,而密歇根州、伊利诺伊州等州也在积极地筹备和酝酿当中。
从美国近年内围绕学前科学教育内容标准所出台和修改的如此多的文本来看,美国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能够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衡量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学前科学教育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出台与整体学段相衔接的学前科学教育内容标准是当前的大趋势和迫切需求。
二、科学教育内容中对科学核心概念的强调
科学教育内容是学前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科学教育是内容中心还是过程中心,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教育者和一线教师探讨和争议的问题。
美国科学教育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20世纪60年代,在科学教育内容上强调科学知识结构;20世纪70年代,科学教育目标转向“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在科学教育的内容上强调传授科学方法、过程[]。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科学教育的全新目标即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内容逐渐体现了“过程”与“内容”的统一。2011年《新框架》和2013年《新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凸显了科学教育内容发展的新理念并由此带来了新一轮变革,其突出表现为强调发展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科学教育内容的探索上,也经历了一个“知识”和“能力”此消彼长的“较量”过程,但实际上,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相互包含并支持的。从美国当前的《新标准》与各州颁布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标准来看,“科学核心概念”是内容标准中的统领性内容,也是内容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传统上的科学教育偏重于自然常识教育,自然常识主要表现为事实性知识,多是对世界的客观描述,具有直接的客观对应物,这类知识往往是特定的,知识之间具有独立性,供人们进行批判和发展的空间很小[3]14。而“科学核心概念”,用少数的核心概念将各种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归纳整合起来,通过更少更精的内容去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更多内容的能力,这也就是科学研究中所说的“lessismore”。科学核心概念能够支持人们更好更高效地获得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知识内涵,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美国科学教育内容的指向,体现了其对学前儿童学习内容的价值导向,“科学核心概念”凭借自身对于知识结构建构的作用,逐渐成为美国当前学前科学教育内容主题的主要整合方式。表1中2014年宾夕法尼亚州的标准就清楚地体现了这种整合方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美国学前科学教育内容发展的特点及启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