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时事政治教学;高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
在我看来,时事政治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机结合离不开这三方面,一是教师倡导学生增加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二是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讨论也同样十分重要,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教学。那么,我将就我的观点来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时事政治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因为需要应对高考,所以在高中前两年必须完成三年的学习内容,授课时间短而教学内容多的情况就使教师们常常为了追赶课程进度而一味地讲授课本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将全部课堂时间安排在传授课本理论、课堂练习与讲评作业上,从而忽视了时事政治教学。这种现象一方面使学生不了解每天发生的实事内容,对政治事件缺乏关注与理解,从心理层面轻视时事政治教学,认为时政教学毫无用处,无需了解。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卷的普及,对学生时政掌握的考察比重越来越高,题目中常常出现新鲜的时事新闻,导致学生对政治试题中出现的时政内容一无所知,答题时无从下手,不利于高中生政治学科分数的获取以及自信的树立,从而使学生丧失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与热情。
二、加强时政教学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机结合的措施
1.教师倡导学生增加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相结合来理解课本内容、应用课本知识。与传统教学的考前时政知识集训不同,现代教育提倡将具有时效性的时政事件融入教学中,例如在2016年的政治教学中,就可以融入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习总书记阐释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这一事件来从认识社会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谈谈红军长征的必要性。关注长征胜利80周年,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新闻资料、背景事件、国际反响来提高学生对这件事的关注度,通过资料的收集与了解来明白国家崇高理想实现的非凡意义,然后才能够回答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的书本知识。不仅如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翻阅报纸、观看新闻联播、查阅网络新闻等途径来增加高中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
2.加强对时事政治的讨论将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完全用于讲解理论知识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将课堂时间合理分配,适当将部分时间抽出用于时事政治的讨论。首先,教师可以设计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的环节,每天按照学号邀请两位学生来播报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聆听就能够每天获取两个时事新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审视事实的独到思维,发散思维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其次,教师可以选取近期发生的实事,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8年6月4日签署法律文件,反制美国等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就这一事件来使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赛,探讨俄罗斯此做法的利弊之处,认为俄罗斯此举动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为正当,认为俄罗斯此举动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为反方,通过正反方的激烈辩论可以使学生们从多个方面来了解与解读实事,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实事政治题目,还能在日常讨论中养成关注时事的生活习惯。
3.运用多媒体来展开时事政治教学用口头讲述时事政治比较枯燥乏味,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开时事政治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事件发生带来的影响,例如通过播放视频来感受长征的辛苦与不易,来体会长征路途上的惊险与红军永不言弃、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学生感悟当时候人民的气节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深刻体会《文化生活》这本书中的《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教学能够促进高中政治教学,而高中政治教学也能够使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二者息息相关,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去发展二者间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有效途径来使二者有机结合,利用二者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3篇:浅析高中政治的教学方法
杨永静:江西省万载中学
摘要:高中政治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集合了人文性、社会性、哲学性的特点。创设高效的、科学的政治课堂学习环境,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规律,进行针对性的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政治能力,不断地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教学方式要进行变革,转变教学观念,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策略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学生的学科素质几乎是空白,基础薄弱。学生的基础是教学依据之一。初中学生升高中是开卷考试,划重点,编提纲,学生无形之中进入了“考前抄笔记,考试写笔记,考完丢笔记”的错觉,再加之初中三年的政治素养的积累是很浅薄的,初中的政治课对基础知识不作要求,政治学科的知识储备,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政治学科的思维,学习政治学科的方法等等对于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都是无从谈起的。面对高中政治学科知识陡然以艰深难懂而又对学习者素质有较高要求的现实出现在面前时,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于是出现了学生上高中以后,将初中时所养成的对待政治的态度带进高中,既不重视,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门课,使得政治课教学处于艰难境地。
2.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政治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组织学习,趴着的,说闲话的,看课外书的,做其他作业的、漫不经心的,虽然在老师用肢体、眼神或语言提醒制止下,表面终止了这些现象,谁又能说其思想是否转到学习上来了呢?缺乏热情,没有主动,思维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习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效果的,尽管造成这种状况有诸多原因。
3.学科地位低下与学生现有的学习行为。目前,抓高考抓升学率仍是学校工作的一大要务。政治学科在人们眼里是名副其实的盲肠学科。致使出现了“学校忽视,家长轻视,学生无视”的现状。而我们知道政治课学习,需要积极动脑,勤于动手,善于关注生活。可我们的学生对一些死记硬背、浅显的知识点,清澈见底的问题,还愿意学习、思考,知识深一点,问题拐一点弯就“知难而退”;学习中学生不愿记笔记,不愿做用文字表达的文字题,只愿做写字母的选择题;我们的学生似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对生活中的发生的事不闻不问,只在乎分数高低。在他们眼里分数就是一切,其他一无是处。学生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长于看而短于写,乐于浅想而苦于文字表达以及片面追求分数、无心天下事的的学习状态,严重制约政治学科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课教学中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政治教学方法以及渗透论文(共4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