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学”的新对策
1.个性化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⑧。”个性化学习途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乐趣、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选择,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习惯确定阅读方式,在阅读中,无须盲目跟风,无需带有功利性,只要专心享受阅读过程,便能获取阅读快感。
2.实践性学习
优越的家庭阅读气氛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在生活中,学生与家长一起选购书籍,一起进行阅读,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还可以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制成卡片或写成书信送给对方。通过这种实践性学习途径,渐渐地学生和家长的阅读量增多了,亲子间的情感也会变得更深厚。
3.活动式学习
活动式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阅读沙龙、读书日活动、文化交流、文学常识比赛等)和社区文化活动(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社区特色文化传播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获得提升,为未来步入社会夯实基础。
4.分享式学习
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方便大众进行知识文化的交流与学习。在网络上,学生可以就某篇文章、某本著作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也可以对他人发表的内容作出评价。学生还可以将自己购买的书籍放到网上,有偿或者无偿地提供给其他人阅读。这种分享式学习途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反应了科技的进步能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带来便利。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影响阅读教学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提出教师“教”的新策略与学生“学”的新对策,力求走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这些教学策略不仅能传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而且能培育学生阅读教学与自我教育的本领。学生通过“个性化学习”、“实践性学习”、“活动式学习”和“分享式学习”等学习途径,即能获取阅读乐趣,开发智力,培育思维,又能提升阅读教学与自我教育的素质,促进“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困境与对策论文(共3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