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应试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它追求教学的短时效应,以追求高升学率为己任。一方面,学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整天泡在“题海”里,他们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阅读经典名著,无法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教师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会强调阅读教辅书籍的必要性,会侧重讲解各种试题,却很少对经典作品做解读指导等等。这必将影响阅读质量与阅读效率,致使阅读目的境界低下。
(2)缺少必要的阅读指导。阅读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的,但由于长期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缺乏读法引导,致使不少学生失去求知能力,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一旦离开教师就感觉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读。
3.家庭因素
(1)家庭阅读氛围淡薄
随着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强,很少花时间阅读纸质书籍。
家庭经典书籍奇缺,真正能符合孩子阅读兴趣的书籍少之又少。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教师,也是第一任教师,亲子共读不仅能促进情感交流,而且能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以忙碌为理由,很少花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书本。
(2)家长阅读指导滞后
有的家长对阅读没概念,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教的好坏,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行,而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忽视课外知识的积累。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只是一个孩子,而无法将其视为学生,因此,在阅读指导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与抉择。
4.学生因素
(1)阅读能力差。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在每个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群学生,他们课前不预习新课,对新授课没有提前了解,阅读课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课中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方法不得当,导致阅读速度慢,而课后又不复习,不巩固,最后整个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
(2)阅读方法少。常言道,掌握好方法就等于胜利的一半。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对阅读方法没概念,学生都习惯于听从教师的指导,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性,他们不会自主选择阅读方法,也不懂得探究找寻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对已学习的阅读方法又不会加以运用。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教师“教”的新策略
1.“课堂舞台化”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追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不仅要千方百计使教学拥有独到的创造性,诚挚的情感性,奇特的魅力性,深入的教育性,而且还要掌握课堂教学情境的建立,尽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课堂舞台化”教学策略,指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师生视课堂为舞台,视课文为脚本,以舞台剧的形式来呈现课文内容。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为例展开剖析,《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故事内容丰富,人物关系清楚,人物性格特点鲜明,课文主旨教育意义大,可操作性强,可采用“课堂舞台化”策略进行教学。“课堂舞台化”教学策略最大的优点在于教师意识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情境有着密切联系,教师用心去建立能引起学生专心探索的情境,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建立,营建自由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互助、探讨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从自主、自由的阅读过程当中获取阅读的快感。
2.“师生无界化”策略
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联。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如下几个表征:第一,“尊师爱生”,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第二,“民主平等”,在教授进程之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但在人权上是同等的。第三,“心理相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师生都应恪守“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信条;第四,“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既是知识的教授者,又是知识的学习者,教学环节本就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过程当中,师生都能有所受益。
胡明道曾说过,“无障碍的心灵沟通,依赖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具有丰富的思想世界和鲜活个性的人,关注并尊重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潜在的发展可能,容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同的见解,学生们才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成长道路上值得信赖的学长,才会敞开心扉,师生间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的对话⑥。”“师生无界化”策略的实施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创设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真正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从而满足阅读教学“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培养思维”的时代要求。
3.“教学无序化”策略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要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性进行教学,又要按照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性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教学,让教学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符合学生的特点,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系统化、结构化。而本文提出的“教学无序化”策略,并不违背循序渐进原则,它只要求对教学内容作出局部调整,而并不影响整体的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无序化”策略要求教师要树立“教材整体观”,对教材有整体把握,找到课文与课文之间内在联系,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在有序的计划下“无序化”的进行。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此类教学策略,可以磨练学生的洞察能力、剖析能力和比较本领。
4.“语文生活化”策略
美国一教育家曾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一是在生活中学语文,二是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⑦。”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活动放置在实际的生活背景当中,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并获取有活力的知识。
“语文生活化”策略具备实用性,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侧重对学生解决问题本领的培育,让学生贴近生活,热爱生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困境与对策论文(共3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