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加强数据传递与整合
行政管理信息的“孤岛”情况在高校范围内属于主要的建设难题之一,需要在信息管理建设工作中加强体系化建设。在CIO小组的领导和工作制定的基础上,根据已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在高校范围内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通过集中的信息管理体制建设,使高校范围内的工作项目实施集中管理与规划,在统一的信息体系建设下,行政部门在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等方面,能够实现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沟通模式,该方案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软件硬件支持以及建设周期。此外,还可通过行政工作与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使其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工作数据信息的良性沟通与传递。在此现有的高校业务管理系统中,可建设业务工作的数据模型,针对现有的工作流程与主要环节等,分别制定改善策略,从而在一定基础上实现行政管理系统的升级与优化。新建的行政工作项目,须对其经费管理、数据传递规范和标准等制定合理指标,使该项目在成立与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协调整体的行政工作模式,避免出现部门工作之间的断层,从而影响整体的行政管理质量。
4.3重视行政管理人员观念的科学性
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工作项目的主要实施主体,其信息化观念的创新性、科学性和质量性等,都是影响行政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行政人员的管理观念没有紧随时代发展而改变,对于行政管理系统的建设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对此,在人员方面管理工作中,需重视其观念的科学性,通过标准化工作模式的制定,使相关行政管理人员在应用信息化设施执行工作时,可以根据创新思维的引导,使行政管理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得到一定优化。在业务系统的创新优化过程中,需要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主动思考能力,使其在观念上能够加强信息化观念的构建,同时在CIO主体中,可以更好发挥其管理职能和高效化工作模式。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大范围宣传,比如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宣传、组织项目研究会议以及知识培训讲座等,使管理人员在观念上能够加深对信息化的理解,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行政管理人员的观念建设过程中,还可拓展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模式,确保行政管理人员在观念和管理形式上能够得到科学认识与优化。
5结束语
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模式以及现状,并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特点,分别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行政工作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珊.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智库时代,2018,151(35):60,62.
[2]青菁.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7):179.
[3]张又月.试析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新途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2):118.
[4]张宇昕,王昊泽.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7):131.
[5]王诚,姜博.论行政人员在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态度、速度与尺度[J].才智,2018(12):206.
[6]陈园园.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5):2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