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合征管实际,完善定期定额办法
1.实行最低行业起点营业额核定法。最低行业起点营业额核定方法是税务机关根据当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按照不同的行业、不同路段、不同规模对“双定”户进行分类和分等级,统一制定“双定”营业额的起点标准(最低标准)。除特殊情况外,主管税务机关在对具体业户核定营业额时,依照业户所处的经营行业、路段、规模所对应的最低标准作为核定的尺度,核定营业额只能高于最低标准,但不能低于最低标准。对于跨行业经营的业户,其适用的行业最低标准就高不就低。考虑到“双定”户经营情况往往有很大差别,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在核定营业额时,可以酌情调整核定起点营业额。
2.明确个体工商户发票使用与纳税定额的关系。按照规定纳税人有使用发票的权利,同时也有依法执行税收管理规定的义务,凡使用发票的个体户都应根据发票销售额来确定核定税额,连续3个月发票销售额超过定额的必须调整其定额。
3.规范个体户计算机核定定额的程序。个体户计算机核定定额的关键是数据来源的真实与否,为了确保采集数据真实、准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来进行。税务机关应制定调查项目,设定调查表,深入纳税户调查数据时应该2人以上。纳税人应提供有关证明材料,调查确定数据须经征纳双方签名。应由相关人员组成专门的评定小组对数据进行评定,评定后认定数据与业户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的,应另派一组人员重新调查,经评定小组确认后数据进入计算机核定税额。
(五) 加强部门协作,共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同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查封或者扣押货物时出现的人员较少、执法尺度难以掌握和各征收单位出现的具有执法资格人员较少的问题,可以采取由主管单位牵头,相关科室配合集中整治,做到在现场办公和税法宣传,起到处理一户治理一方的效果,体现税法的强制性。
(六) 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
税收管理员监控的重心之一是重点税源监控,这对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目前一些基层征收单位认为个体户税收不是重点税源,忽视了对个体户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造成对个体户税收管理不到位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因此,要通过各种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个体户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责任心,使他们热爱税收、服务税收,为税收事业尽职尽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哈斯·曼德,穆罕默德·可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2]郝昭成.税收执法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袁森庚.税务行政执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周开君,王建华.税收管理人员岗位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5]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当代税源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刘尚希,应亚珍.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功能[J].税务研究,2004,(3).
[7]王蕾.完善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征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3).
[8]岳树民.依法纳税与税收征管[J].现代经济探讨,2003,(3).
[9]刘淑娟.税收流失及其治理——以宁波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6,(10).
[10]龚光梅,王小宁.浅析美国税收征管制度对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6,(10).
(责任编辑:华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我国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