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明确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边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决策的跨部门协调和统筹安排,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定位,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平台资源.1应明确政府部门在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行政权力边界.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工程研究中心,政府部门应在平台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在平台建设中后期逐渐退出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中心,政府部门应减少干预,制订引导政策来激励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来配置这类平台的科技资源.2科技部作为国家主要科技管理部门,应对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总体协调和统筹规划,制订各部委(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统一实施的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和建设规划,确保平台资源配置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建立各部委的科技创新平台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机制,加强不同主管部门、不同创新链环节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设立定位交叉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3建立全国统一的、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平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公开,既使社会公众和科研人员全面了解不同类型平台的布局和信息,又向社会公众适度披露国家财政科技资源投入的流向.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提高平台及固定人员的公开透明程度,对平台和固定人员进行查重,要求一位科技人员仅限于在一个平台担任固定人员,从而避免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的重复配置和过度集中的现象,建立一个有效协调、高效运转的平台资源配置模式.
4.3根据“创新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行差异化的资源配置导向
根据“创新链”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类: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应用研究类(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类(技术转移中心),再辅以“学科领域”进行分类,构建定位明确、边界清晰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矩形布局模式,减少平台之间的功能重叠,将平台资源围绕整个创新链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不同类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不同的“创新链”环节并实现特定的创新功能,对不同类型的平台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估指标,实行差异化的科技资源配置导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绩效评估要突出原始创新导向;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是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绩效评估要突出应用开发和工程化能力;技术转移中心主要承担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绩效评估要突出市场应用导向.同时,要加强处于“创新链”上下游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和配套,形成系统的创新链,支撑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或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活动阶段的管理,提高平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4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手段配置资源,拓宽资源配置渠道
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链”的不同定位,采取相应的科技资源配置手段.1对于基础研究类的重点实验室,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部门应结合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及科研产出的周期性特点,调整财政支持方式,以政府层面承担建设和后期持续投入为主,为重点实验室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及发挥平台的公共性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引领能力.2对于应用研究类的工程研究中心,应针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不同阶段设定一个有期限的孵化期并给予财政资金“有限期资助制”的支持[20],同时制订吸引社会资源投入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会员或者项目合作形式参与中心的建设,督促中心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这类科技创新平台.3对于成果转化类的技术转移中心,应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这类平台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让市场“无形之手”来接替政府“有形之手”,根据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让市场资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4.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平台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同体自治
建立完善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信息公开机制,向科学界和社会公开平台的资源配置、科研设备、固定人员、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信息,推进平台科技资源基础设施对社会开放,打破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单位界限和科研人员的身份界限,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实现平台科技资源的系统融合,消除“孤岛”现象.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应该建设面向社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以及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充分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科技资源以及年度科技进展情况,推动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并且,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中,增加信息公开度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度等评估指标.同时,通过信息公开机制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共同体的学术自治,包括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年度报告制度并向社会公众信息公开等,使平台共同体更好地进行自身的学术治理工作,引导平台共同体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环境形成.与此同时,应该通过信息公开加强不同层级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加强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指导,避免相互之间的独立运行,共同提升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