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导向同质化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得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并通过绩效评估对平台的资源配置进行导向调节.但是政府部门为了管理便利,在绩效评估时往往更注重产出的定量评价,为了降低资源配置风险,对平台的评价指标往往既全面又综合.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也要求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加剧了科研功利化和学术泡沫化的趋势;反之,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考核其是否获得大项目、是否发表高水平论文等,产业化指标权重明显偏低,导致大量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进入市场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没有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分类评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主要根据大学科进行简单分类,但实际上有些实验室是进行前沿基础研究,有些实验室是针对行业重大需求开展研究,相互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但在评估时却被分在同一组,由同一批专家采用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估,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这种绩效评估的趋同性,加剧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定位趋同和同质化现象,不利于资源效率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3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
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地配置这些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保障性经费与竞争性经费的关系.
(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虽然由于研发活动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科技活动中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来矫正“市场失灵”,但科技创新链条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过程等诸多环节,不同环节的“市场失灵”程度不同,政府干预也应有所差异.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同样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作用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配置科技资源,建立平台在市场中的竞争与淘汰退出机制,让科技资源遵从市场“无形之手”的指引,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科技资源在不同平台之间的最优化配置.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要在这些“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选择少而精、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平台予以持续性的支持.
(2)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确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应进行错位发展,国家级平台应定位于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地方政府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应结合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向国家级平台没有覆盖的区域关键科技领域延伸,充分发挥各级平台资源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特点.同时,要强化中央和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伙伴关系,使中央和地方的平台资源建设与共享同步推进,并通过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来进一步支持区域创新集群发展.
(3)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明确这两类平台的分类评估和政策导向差异性.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不断完善同行评议的评价机制,并逐步引入国际评估体系,主要考核标准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及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逐步采取市场评价办法,实现市场对科技资源投入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考核标准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的情况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
(4)处理好保障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的关系,使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平衡.当前科研经费过于采用竞争性分配方式是高校热衷争取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原因:为了争取资源,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精力用于申请项目、平台,严重挤压了用于研究的时间;进一步又催生了为争取科技创新平台,出现的申报团队“拉郎配”、以合作形式取代合作内容等不良现象.因此,对从事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战略安全的重大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应有持续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投入,使保障性经费和竞争性经费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长期积累,产出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同时,建立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向科技创新平台倾斜的项目投入机制,赋予平台饱满的科研工作任务和竞争性经费支持.
4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构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世界发达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19].在国家创新体系内,高校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创新群体,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以及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时,既要发挥平台作为各类科技资源聚集区的集成效应,也要着眼于高校的自身定位和学科特色发展方向,构建一个少而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迫切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如图2所示),推动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释放高校创新活力并使之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1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合理布局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构,必须坚持和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导向,制订平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平台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构建少而精、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中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1根据高校的优势特色方向和学科差异化特点,制订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发展路线图,在其最擅长的学科领域建设最精最强的科技创新平台,依靠其优势和特色不断拓宽发展空间.2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来加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鼓励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动与地方产业接轨,瞄准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占据产业链科技创新发展的前端,以自身科技优势推动区域重点产业创新链的发展.3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与外部的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校校合作、校所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合作共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达到多方共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与重构(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