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ausman检验
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的差别在于截距项和解释变量是否相关。我们采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具体的模型类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Hausman检验结果
表2中已经给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根据Hausman检验设定的模型的类型,同时根据上述的结果设定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将按照上述检验得到的模型设定类型对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全国面板模型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科技技术孵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的代理变量为专利授权数,可以看到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只有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比对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且为负,这可能是由于政府的科研经费分配有结构性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滞后性所造成的。
第二阶段———科技成果转换阶段,从技术市场成交额角度上看,各个主体提供的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都有着显著地影响。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占比和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对技术市场成交额都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这与理论基础相符。但是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技术市场成交额有着负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阶段,风险资本中的VC机构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是VC机构PE化,而PE机构主要筛选能够快速上市的企业,这样就导致风险投资机构中的VC机构没能发挥该阶段的促进作用。
从新产品收入比上看,该阶段各种科技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都没有显著地影响。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这一阶段是科技创新的中间环节,没有很强的外部性,这样政府资金在该阶段的参与度较低,因此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资本市场以及风险资本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追求低风险下的高收益,而这一阶段风险较高,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的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了资金在该阶段有着缺位的现象,因此市场化科技金融对该阶段的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
表3模型的系数和显著性分析
注:**,*分别表示系数在5%,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第三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除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占比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外,其他变量都对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收入有着显著地影响,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都对其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这与理论相符。
对东中西部分地区而言,在第一阶段,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科技创新都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而且显然东部面板的影响系数要大于中部的,中部的大于西部的,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创新水平较高,这样风险投资机构的运营也较为规范,这样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更强。这和全国的数据有所背离,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导致全国面板中的该系数不显著。只有东部地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占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正的显著地影响,显然,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较高,资本市场对其支持的力度也较大。只有西部地区的政府投入资金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显著地影响,且结果为负,这与全国面板的结果相符。
在第二阶段,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方面来说,由于东部和西部面板的可决系数较低,说明这一阶段该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中部面板中除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没有影响外,其他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方向和全国面板一致。从新产品收入比角度看,只有东部面板中的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有着正的显著地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较高,风险投资机构在各个阶段的分工比较明确,不会出现在该环节的缺位现象,因此会有着显著地影响。其他地区在该阶段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这和全国的结果一致。
在第三阶段的高新技术产值阶段,首先,风险投资对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都有着正的促进作用,从系数上看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表明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能存在着门槛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领域金融的投机性导致了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中部地区的资本市场对该阶段的科技创新有着正的促进作用,和全国面板相符,但是东部和西部却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与风险投资领域相同的。最后,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对西部和中部都有显著影响,但对东部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府科技投入经费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在技术创新的3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在东中西3个地区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对具体的地区,对具体的创新阶段,都应做具体的分析。
五、结论
本文主要在探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将科技创新分为3个阶段,具体分析了在全国范围内科技金融在科技创新每个阶段的作用机制和影响,一般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经费比,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以及风险资本的投入的增加,对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值都有正向作用,但本文得出了一些相反的结论,同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全国分成三个地区,研究了各个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通过研究最后所得的结论,笔者认为,首先,由于地区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我们对特定的区域,应具体分析政府科技投入经费和所要发展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量,比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因此政府应该在西部地区多支持这类公司的发展,而在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其次,由于在科技创新各个阶段,科技金融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要具体分析科技金融在每个阶段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在第一、二阶段,应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经费,而在第三阶段,应增加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或支持科技型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最后,由实证结果可知,在科技创新的第二阶段,大部分的区域的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这一阶段两种金融服务定位不明确造成的服务缺位。因此,在这一阶段科技创新需要介于市场性的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性两者之间的金融服务,比如说政策性金融。
本文将科技金融量化为政府投入经费比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但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对科技金融的量化稍显不足。今后应对科技金融做更进一步细分研究,对科技创新各个阶段的影响做更细致的说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