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证研究
针对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利用本文构建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根据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2000-2010年的年度数据,其中各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数据采用直接查找的方式,数据来源为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各科技金融投资绩效指标数据需进行相应计算或替代,具体如下:
(1)创新税收收入与财政科技支出比值:尚无创新税收收入数据,因此采用相关性较强的高技术产业利税数据替代,财政科技支出数据可从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直接采集。
(2)银行科技信贷利润率:尚无银行科技信贷利润率相关数据,由于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即科技信贷利润率越高,则商业银行开展科技信贷的积极性就越大,因此采用商业银行科技信贷金额与贷款总额的比值来替代商业银行科技信贷利润率,其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
(3)科技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1)筛选并确定各年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借鉴李希义、房汉廷(2008)[17]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界定标准,对全部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进行筛选,确定各年科技型上市公司,记为LCit,表示t年第i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各年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量为LCNt。(2)计算各年各家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年投资回报率LCrit,其中LCrit=1n(Pit*TEit/Pi(t-1)*TEi(t-1))*100%,Pit表示t年第i家科技型上市公司年末收盘价,TEit表示t年第i家科技型上市公司总股本,此处引入公司总股本,是对冲上市公司送股、配股、拆股等对该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3)计算各年科技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LCRt,其中。该指标数据来源为巨潮咨询网(http://www.cninfo.com.cn/)和大智慧行情软件。
(4)风险投资回报率:(1)查找各年风险投资收入和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数据,分别记为VCGt和VCCt。(2)计算各年风险投资回报率VCRt,其中VCRt=(VCGt/VCCt)*100%,由于缺少风险投资投资金额数据,此处用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替代。该指标数据来源为各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
运用标准化数据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进而求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相关矩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本步骤表述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它们的相关矩阵A为:
n其中,aii=1,,i=1,2,…,n。Ai表j=1示第i个指标对其他(n-1)个指标的总影响。Ai越大,表明第i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影响或重要性就越大,故应当赋予其越大的权重。因此,将Ai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相应各指标的权重。按上述步骤计算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中各∑Aii=1二级指标权重,见表3。由于协同度测度模型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一级指标权重,故未计算。
将各指标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序参量各分量的有序度,并将结果代入公式(2),得到历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的有序度计算结果,如表4和图3所示。
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结果代入公式(3),得到2001-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计算结果,如表5与图4所示。
(三)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2000-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计算结果分析发现: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大体呈上升趋势,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且上升趋势不是很显著,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在2008年同时出现下降。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复合系统协同度在[-0.2,0.2]区间震荡,整体偏低,表明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间良性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党中央、国务院自2006年1月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专门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由科技部牵头,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共同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但从2006、2007年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的结果看,提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国家与地方在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首要位置,而将科技金融的角色定位为匹配性服务组织,用以解决科技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科技金融尤其是市场科技金融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壮大需要以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忽略二者间制衡关系的科技创新或科技金融发展思路,必然影响其协同发展速度与效果。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同时下降,并导致其复合系统协同度出现较深跌幅。针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推出加快实施重大专项、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六项科技支撑措施。2009年、2010年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出现反弹,复合系统协同度亦出现较大提升,但该发展趋势能否持续,还需关注后续的相关发展数据。
针对上述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状态,政府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从提升科技创新产出和市场科技金融投资绩效两方面着手,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科技金融协同发展,进而提高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资绩效,实现全面协同。具体建议如下:(1)利用多种手段提高科技创新产出能力,通过技术预测、专利地图等方法选择财政科技资金优先支持的创新领域,并运用科技计划等政府手段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体,鼓励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18],实现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以保证在一定科技金融资金投入的条件下,科技创新产出的最大化。并着重培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市场科技金融主体的投资利润提供保障。(2)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市场科技金融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筛选能力、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事后监督管理能力等,以此提高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绩效。加强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制度,保障科技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权益。通过市场科技金融投资绩效的财富示范效应,促进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集聚。(3)组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调管理机构,动态监控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状态,综合科技创新主体与市场科技金融主体的反馈信息,协调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发改委等多部门,保证相关政策的有效协调配合。并定期公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公共科技金融投资绩效、市场科技金融主体投资利润等调研数据,为专家学者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管理的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其研究成果亦可为协调管理机构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4)针对类似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建立重大外部事件应急机制,做好积极应对准备,以降低其对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不利影响。(5)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创新成果具有合法的垄断性”,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及市场科技金融主体的投资收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