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年转移就业工作计划范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10-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1年我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是:

(一)搞好调查摸底,建好基础台帐。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全乡范围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我乡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就业状况、培训意向和就业愿望等信息,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为科学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提供依据。

(二)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让富余劳动力基本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同时加强乡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法律知

识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乡劳务服务中心作用,调动村级劳务协会积极性,鼓励本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乡劳务服务中心与用工单位、个体户积极联系,提供更多用工岗位,确保劳务输出服务质量。

(四)按照就近原则,主要输出地为XXXXXXXX,一方面降低外出务工人员成本,另一方面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五)今年计划富余劳动力转移680人,每个村队转移外出务工人员120人以上。

(六)做好外宣工作。按时上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信息不少于10篇,定期向县人事劳动局汇报我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动态。

XXXXX乡劳动保障事务所

2011年2月19日

第7篇: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

打破劳务经济发展瓶颈

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路子

中共扶风县委党校

李霞

就业是民生之本,富国之策。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把人口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转移就业工作,实现了劳务经济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连年被省、市评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但是,随着转移就业工作的蓬勃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劳务经济腾飞的瓶颈。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组织、引导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社会各方面“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合力,闯出一条消除劳务经济发展瓶颈、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2008年全县完成劳务输出10.3万人,占年计划的119%,其中有组织输出4.8万人,占年计划的100%;技能培训输出1.7万人,占年计划的108%;实现劳务总收入6.8亿元,是农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

一、基本现状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辖9镇2乡,169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的93%,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

1、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1

2008年全县完成劳务输出10.3万人,比2007年高出16%,但明显低于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速度(以上两年的增速均为26%以上),增势有所放缓。

2、转移劳动力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2008年全县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中,年龄45岁以下人数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重为54.2%,较2007年高出约4.1个百分点。从文化层次看,具备初中文化的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比重为56.8%,高于2007年7.5个百分点;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的比重为10.6%,高于2007年的2.2百分点。从技术、技能看,2008年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9.4%,明显高出2007年16.9%的比重。

3、跨省的地域性转移进一步上升,东南经济发达省市仍然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

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属于跨省地域性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在全县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为46.6%,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在劳动力转移地区的分布上,分布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所占的比重为63%,而分布在其他地区的比重合计只有37%。

4、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我县农村劳动力“三大”主要转移行业

2008年我县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入到以上“三大”行业中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累计达到67.2%,较2007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占28.7%,制造业占15.3%,服务业占23.2%。可见,大范围、跨区域转移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固定模式。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年轻农民生存基础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摆脱了“恋

2 土”情结,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抛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对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长期观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从简单的数量规模向复杂技能的效益提高转化。

5、以“候鸟式”转移流动为主,但举家外出户数开始增多,在外从业滞留时间明显延长

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市场环境、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外出从业主要呈“候鸟式”流动,即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家务农。近几年“迁徒式”流动就业有所增加,常年外出从业的已占相当比重,农民外出从业形式已由过去的个体流动为主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并存。据调查,2008年年末,我县农村举家外出从业的农户数增加较多,举家外出从业农户占调查村总农户数的比重,由2007年的6.9%提高到2008年的8.6%,提升了1.7个百分点。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为71.3%,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二、制约因素

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扩大。

1、尚欠发达的非农产业,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原因。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产业性转移和区域性转移。农村第三产业尚处于发育期,总量偏低,比重较小,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有限。乡镇企业曾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蓄水池”,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步入低谷,要么被市场机制淘汰,要么进入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以我县午井镇为例,九

3 十年代初期拥有玻璃厂、造纸厂、纸箱厂、砖厂等4户乡镇企业,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达750人次,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至九十年代末4户企业相继破产关闭,企业人员各奔东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2021年转移就业工作计划范文(4)在线全文阅读。

2021年转移就业工作计划范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fanwen/12631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