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击[导入],将〈考勤情况.dbf〉数据导入数据接口主界面; (3)点击[增加]/[删除]/[替换],对数据进行维护;
(4)点击[导出],将数据接口主界面数据写到工资项目;
注:也可点击[数据传递]直接将〈考勤情况.dbf〉写到工资项目。
注:考勤数据由人力资源部提供,数据格式为.xls,文件格式如上。
4. 期末处理
4.1 月末处理
每月工资数据处理完毕后进行月末处理操作,此操作将当月数据经过处理后结转至下月。月末处理后当月数据不能修改。
注:月末处理只在会计年度的1月至11月进行。
4.2 工资报表
可以查询或打印系统提供的相关工资报表。
1、工资表,如:工资发放签名表、工资发放条、工资卡、部门工资汇总表、人员
类别汇总表等;
2、工资分析表,如:工资项目分析(按部门)、员工工资汇总表(按月)、分部门
各月工资构成分析表、工资增长情况、部门工资项目构成分析表等。
25/ 49
(五) 保险福利
1. 福利类别设置
系统预置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 法定福利,并预置了上述各类福利的单位、个人的缴费比例以及缴费项目、缴费基数的计算公式。
系统允许增加新的福利类别,如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企业福利或当地政
府规定的其他福利如生育保险等。如果想修改系统预置福利的缴费基数、个人或单位缴费比例等项目的数值或计算规则,请调用福利业务设置功能。
1.1 增加福利类别
单击工具条上的〖增加〗按钮,系统自动生成福利类别编码,输入福利类别名称或备注,单击〖保存〗按钮。系统增加一个新的福利类别,并自动生成该福利类别的帐户档案项目、缴费档案项目。
增加福利类别如下:
福利类别编码:007 福利类别名称:管理费
1.2 修改福利类别
选择要修改的福利类别,单击〖编辑〗按钮,修改福利类别名称或备注,单击〖保存〗按钮保存。
1.3 删除福利类别
选择要删除的福利类别,单击〖删除〗按钮,确认后删除该福利类别。系统预置的四险一金不允许删除。如果该福利类别已经有数据(包括福利档案和缴费档案)则不允许删除。
2. 福利业务设置
就同一福利而言,各地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以至于缴费项目都不相同,系统提供
了业务设置功能,可以增加、删除缴费项目,或者调整缴费基数、缴费项目的计算公式。
26/ 49
2.1参数说明
?
开户银行:系统预留的参数,暂时没有实际意义;参照本单位开户银行档案,可以为空。
人员类别:表示哪些人员类别的员工可以参加该类福利;可以选择多个人员类别,系统预置的福利以及新增加的福利类别该参数默认为\在职人员\。
基数精度:项目属性为\基数\类型的项目小数位数据的处理方式,新增福利类别该参数默认为\不处理\。包括以下七类精度处理规则 。 处理方式 不处理 四舍五入到元 四舍五入到角 舍位到元 舍位到角 进位到元 进位到角 说明 ?
?
计算的结果按基数类项目的实际小数位数存储,默认情况下为2位小数 将小数点后一位的数据按四舍五入的规则进位到元。如计算结果为100.62,则自动四舍五入为101;如计算结果为100.49,则自动四舍五入为100。 将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据按四舍五入的规则进位到角。如计算结果为100.62,则自动四舍五入为100.60;如计算结果为100.69,则自动四舍五入为100.70。 舍弃小数点后的数据。如计算结果为100.62,则自动舍位到元=100.00 舍弃小数点后第2位的数据。如计算结果为100.68,则自动舍位到角=100.60 计算结果如果小数后第一位不为0,则直接进位到元。如计算结果为100.28,则自动进位到元=101.00 计算结果如果小数后第二位不为0,则直接进位到角。如计算结果为100.23,则自动进位到元=100.30
?
数据精度:项目属性为\金额\类型的项目小数位数据的处理方式,新增福利类别该参数默认为\不处理\。参见基数精度说明。
2.2帐户(或档案)项目说明
?
会计年度、会计月份:系统项目,开户或月末处理时自动带入,不允许手工修改。员工的福利帐户档案每月保留一份,这两个项目区分不同月份员工帐户档案的状态。
27/ 49
?
福利部门:员工的福利部门经常与其所属的行政部门不一致,如外派员工由总部支付福利费;另外,U8总帐目前只支持在末级部门发生费用。在福利档案中增加福利部门属性,将企业给该员工支付的费用归集到该部门。
缴费基数:单位或个人缴费金额的计算基数,缴费基数的数据来源可以设置为固定值,也可以定义公式从工资系统取员工的平均工资或者从人力资源系统取数据。新增加的福利类别自动生成该项目。
个人缴费比例:个人缴纳该项福利的比例,如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8%,则将养老保险的帐户项目\个人缴费比例\的数据来源设置为固定值=8,请不要录入0.08。
单位缴费比例:单位缴纳该项福利的比例,参见\个人缴费比例\说明。
本单位开始缴费月份:记录员工在本单位参加该项福利的时间,6位字符,前四位为年度,后两位为月份。格式如200502,表示2005年2月参加该项福利。开户时,系统自动设置为登录期间,用户可手工修改,不能为空。 首次缴费日期:记录员工首次参加该项福利的时间。
缴费截止日期:记录员工停止缴费的日期,员工福利档案转出、封存或销户时才需要输入。
帐户状态:员工福利帐户的状态包括正常、封存、销户、转移四种,帐户状态=正常的员工,当月自动生成一条缴费记录。状态处于封存、销户或转移的帐户不允许在当月进行福利缴交或补缴。
增加原因:开户时,记录员工参加该项福利的原因。 减少原因:转出、销户或封存时,记录停止缴纳福利的原因。
人员分类:社保中心对参保人员的分类,系统预置的人员分类有雇主、雇工、自由职业者、农民合同工等。
项目分类:包括固定项、月缴项、补缴项三个类别。固定项表示该项目在月缴、补缴记录中都需要的项目,月缴项则表示该项目只在月缴记录中出现,而补缴项则只在补缴记录中出现。帐户项目没有该属性。
?
?
? ?
? ?
?
? ? ?
?
2.3缴费项目说明
? ?
汇缴年度、汇缴月份:记录缴费或补缴的会计年度、会计期间,不允许手工修改。 福利部门:记录福利费用的实际核算部门,生成缴费记录时自动从当月的福利档案获取福利部门信息,不允许手工修改。
缴费原因:系统预置的缴费原因有:1.不定期缴费 2.新参统单位补缴 3.月报补缴 4.个人补缴。
?
28/ 49
?
个人缴费金额:系统预置的公式默认为福利档案表.缴费基数*福利档案表.个人缴费比例*0.01,可以修改该公式。
单位缴费金额:系统预置的公式默认为福利档案表.缴费基数*福利档案表.个人缴费比例*0.01,可以修改该公式。 缴存类型:分月缴和补缴两种情况。 缴费日期:记录实际缴纳的日期。
补缴起始日期、补缴截止日期:如果是补缴福利费用,则必须输入补缴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补缴月数:根据补缴起始日期、补缴截止日期数据自动计算。
补缴基数:补缴的原因各不相同,不能直接用福利帐户档案中的缴费基数来直接计算补缴金额。补缴基数可以由用户直接录入。
个人补缴比例、单位补缴比例:个人和单位补缴福利费用的缴费比例,该数据为百分比,如补缴比例为10%,请直接输入10,不要录入0.10;否则将引起计算结果不正确。
个人补缴金额:系统预置的公式默认为补缴基数*.个人补缴比例*0.01,可以修改该项目的数据来源为其它方式或重新定义计算公式。
单位补缴金额:系统预置的公式默认为补缴基数*.单位补缴比例*0.01,可以修改该项目的数据来源为其它方式或重新定义计算公式。
?
? ? ?
? ?
?
?
?
养老保险福利业务设置如下: 缴费项目:单位缴费金额
公式:养老保险信息集.缴交基数* 养老保险信息集.单位缴费比例%*0.01 医疗保险福利业务设置如下: 缴费项目:个人缴费金额
公式:医疗保险信息集.缴费基数* 医疗保险信息集.个人缴交比例%*0.01+3
3 .分摊类别设置
设置企业支付的福利费用的分摊规则,如将为车间工人支付的福利费分摊到生产成本,将为职能部门职工支付的福利费分摊到管理费用。国家或地方一般都规定,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福利费用(包括法定福利、企业福利,如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如果不超过一定的数额,在税前列支;对于超出部分,则要在税后列支。因此,对同一福利费用,有时需要设置多个分摊规则。
29/ 4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31 HR实施方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