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2009.7
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业: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题序 得分 评卷人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一、判断题(共10题,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答案填入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一定大。( )
2.溶液pH为11.32,读数有四位有效数字。( ) 3.当弱酸的Ka<10-9时,可以用强碱溶液直接滴定。( )
4.在EDTA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配合物颜色有显著不同。( )
5.各种副反应均使配合物的稳定性降低。( )
6.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 7.MnO4- 滴定Fe2+时,Cl-的氧化被加快,此现象为诱导反应。( ) 8.吸光光度法灵敏度高,仅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量。( ) 9.摩尔吸光系数能反映显色反应的灵敏度。( ) 10.体积排阻色谱法是一种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
二、选择题(共16题,32分,答案填入表格中)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16 1.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
(A) 对仪器进行校准 (B) 做空白试验
1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做对照试验 2.下列四个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 ) (1)0.0056
(2)0.5600 (3)0.5006
(C)2,3
(4)0.0506
(A)1,2 (B)3,4 (D)1,4
3.对于HCl+H3BO3的混合溶液,不能分别滴定,但可以准确滴定其中的HCl,滴定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为( )
(A)甲基橙 (B)酚酞 (C)中性红 (D) 百里酚酞
4.已知H3PO4的Ka1 = 7.6×10-3,Ka2 = 6.3×10-8,Ka3 = 4.4×10-13,若以NaOH溶液滴定H3PO4溶液,则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约为( )
(A) 10.7 (B) 9.7 (C) 7.7 (D) 4.9
5.在金属离子M和N等浓度的混合液中, 以HIn为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M,若Et≤0.5%、?pM=±0.3,则要求 ( )
(A) lgK(MY)?lgK(NY)≥5 (B) K'(MY) (C) pH=pK'MY (D) NIn与HIn的颜色应有明显的差别 6.在Fe3+、Al3+、Ca2+、Mg2+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Mg2+含量时, 为了消除Fe3+、Al3+的干扰, 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合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 7.反应 2A++ 3B4+ → 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 ( ) (A) [φ(A) +φ(B)]/2 (B) [2φ(A)+ 3φ(B)]/5 (C) [3φ(A)+ 2φ(B)]/5 (D) 6[φ(A) - φ(B)]/0.059 8.用氧化还原法测定钡的含量时,先将Ba2+沉淀为Ba(IO3)2,过滤,洗涤后溶解于酸,加入过量KI,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n(Ba)=2 n(Na2S2O3) (B) n(Ba)=6 n(Na2S2O3) (C) n(Ba)= θ'θ'θ'θ'θ'θ'θ'θ'1n(Na2S2O3) (D) n(Ba)=6 n(Na2S2O3) 1249.KMnO4溶液的浓度为0.02000mol?L-1,则TFe3+/KMnO(MFe=55.85gmol-1)的值为 ( ) (A)0.001117 g/mL (B)0.006936 g/mL (C)0.005585 g/mL (D)0.1000 g/mL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H+ 迁移的结果 (B) 在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pH时,须先对电极进行浸泡活化 (C) pH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 (D) 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值时,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 10,当该电极用于测定1.0×10-5mol?L-111.玻璃膜Na+选择电极对H+的电位选择系数KNa+,H+=1.0×的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应控制溶液的pH ( ) (A)大于7 (B)大于8 (C)大于9 (D)大于10 1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 ) (A) 不变、增加 (B) 不变、减少 (C) 增加、不变 (D) 减少、不变 13.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 (B) 吸收光的强度 (C) 透过光的强度 (D) 散射光的强度 14.下列哪个分析任务用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最合适 ( ) (A) 牛奶中微量Ca的含量测定 (B) 牛奶中微量三聚氰胺的含量测定 (C) 矿石中大量Fe2O3的含量测定 (D) 矿石中大量Si的含量测定 15.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以下参数不变的是 ( ) (A) 保留时间 (B) 调整保留值 (C) 相对保留值 (D) 死时间 16.气液色谱中,待分离组分的分配系数K值越大,则其保留值(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受影响 (D) 与载气流速成正比 2三.填充题(共12题,26分) 1.(2分)分析某试样允许测定的相对误差为1%,若试样称取量为2g左右,则应称至小数点后___________位,记录应保留____________ 位有效数字。 2.(2分)Na2CO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为 。 3.(2分)强碱滴定强酸时,若滴定剂与被滴物浓度减少10倍,滴定突跃范围pH变化 个单位。 3 4.(3分)某三元酸,pK1=2,pK2=4,pK3=10。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 ,第二化学计量点的pH值为 ,一共有 个突跃。 5.(2分)某弱酸的离解常数为Ka,当pH=pKa时,[HA] [A];当pH>pKa时,[HA] [A]。 6.(2分)EDTA滴定中, 介质pH越低, 则?Y(H)值越 ,K'(MY)值越 。 7.(2分)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物质浓度,当浓度为c时,T=80%,若浓度为2c时,T=________。 8.(2分)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灯。 9.(2分)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测量的信号是试样中待测元素的 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该吸 收同 成正比,因此可完成定量分析工作。 - - 10.(3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 ,通常原子化器分为 和 两大类。 11.(2分)用气液色谱分离极性组分,宜选用___________固定液,极性越________的组分越先出峰。 12.(2分)载气与试样的热导系数相差越_ _____,池体与热敏材料的温差越_ _____,热导检测器灵敏度越高。 四、计算题(共3题,17分) 1.(6分)称取混合碱试样0.9476g,加酚酞指示剂,用0.2785mol/L HCl溶液滴定至终点,计消耗酸溶液24.12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共消耗酸溶液34.08mL。判断混合碱的组成,求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NaOH,Na2CO3,NaHC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40.01,105.99,84.01) 4 2.(5分)收集24 h尿样共2.00 L,用EDTA滴定。( 1 )取10.0 mL上述尿样,加入pH = 10的缓冲溶液,用0.00500 mol /L的EDTA滴定,消耗23.5 mL; (2 )另取10.0 mL该尿样,使Ca2+形成CaC2O4沉淀除去,仍用同浓度的EDTA滴定其中的Mg2+,需EDTA 12.0 mL,求尿样中Ca2+和Mg2+的质量浓度(g / mL)。 [ Mr(Ca) = 40.08 , Mr (Mg ) = 24.31 ] 3.(5分)称取合金钢试样0.5250g,用H2SO4-H3PO4混合酸溶解,以过硫酸铵- 银盐氧化试样中的Mn为MnO4-,然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用1cm比色皿,于525nm 处测得吸光度为0.496。已知其摩尔吸光系数?525=2.24×103L/(mol·cm)。计算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Ar(Mn)=54.94] 5 五、简答题(5分) 请画出色谱流出曲线的示意图,并由图说明色谱定性和定量的依据是什么。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华东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