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交换原理课设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 模拟中继接口通信

学 号: 201320130126 学生姓名: 郭健明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1321301 指导教师: 涂其远老师

2016年 6 月 17 日

摘挂机检测原理与设计分析

实验概要:

摘挂机检测原理的研究和编程实现的掌握情况。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我们的实验系统中,我们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保存以备这次可以读取,同时读出这次的线路状态,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取反与这次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为1,就说明检测到摘机消息了。同理,我们把这次的线路状态取反再与前200ms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为1就说明检测到挂机消息了。然后把摘挂机信号作为事件放入摘挂机队列中。下图为摘挂机识别的流程(不包括插入摘挂机队列)。

摘挂机检测实验流程图

二、实验内容

(1) 编写MATLAB程序仿真用户摘挂机程序。 (2) 观察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3) 观察前次扫描结果。

(4) 观察用户摘挂机的逻辑运算结果。

(5) 分析仿真中观察的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原理

由于用户线的状态变化是随机的,因此处理机要对用户线的状态作周期性的监视。那么,扫描周期应该是多少呢?理论证明,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在100~200 ms之间较为合适,因为周期过短会使处理机工作过于频繁,而周期过长又不能及时捕捉到摘/挂机信息。

实际应用中常取200 ms为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即处理机每隔200 ms对所有用户线扫描1次。

识别主叫摘机的逻辑运算式为 SCN?LM?1

识别用户挂机的逻辑运算式为

SCN?LM?1

式中:SCN——扫描存储器,存储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LM——用户存储器,存储前次扫描结果。 程控交换机用户摘挂机检测

SCN——扫描存储器,存储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LM——用户存储器,存储前次扫描结果。 设 D8 D7 D6 D5 D4 D3 D2 D1 SCN 1 0 0 0 0 0 1 0 LM 0 1 1 0 0 0 0 1 SCN?LMSCN?LM

SCN?LMSCN?LM编程计算

并画出SCN LM 的波形图

四、实验步骤

(1) 预习用户摘挂机原理

(2) 根据系统方框图,画出仿真流程图。 (3) 编写MATLAB程序并上机调试。 (4) 观察SCN LM 的波形图。 (5) 撰写实验报告。

五、摘/挂机识别程序流程图如图

六、 MATLAB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IRST_BOARD_HOOK_ADDRESS 0x26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现代交换原理课设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现代交换原理课设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947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