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山东泉道农业科技集团是一家饲料生产企业,饲料企业属于“种植业-饲料加工业-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业”整个产业链的中间产业,其发展受到上下游产业的双重制约。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当前饲料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饲料企业只有从饲料生产的实际出发,运用最科学的方法,征用高技术的人才,让每一个部门协调工作,共同努力才能使生产成本降低。目前饲料业正处于饲料原料和养殖产品的强势夹击中,饲料产品越来越呈现出低利化的趋势。在当前饲料原料价格疯涨的形势下,饲料企业如何在这利润分配不均衡的产业链中取得竞争优势显得意义非凡。不少饲料企业(集团)选择了拉伸和放宽自身产业项目的策略,以在其它产业中获得利润降低风险。同时,对饲料产业自身进行“精耕细作”,优化调整饲料配方,转变产品营销策略,强化大宗原料采购管理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方略。其中,控制饲料产品的生产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随着原料价格上涨, 饲料成本不断加大, 饲料产品越来越呈现出低利化的趋势。迫于生存压力, 饲料企业不得不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习惯了粗放型管理的饲料企业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向集约型企业的转变, 这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 更需要饲料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现有的成本控制思想与成本控制措施, 从全局角度来统筹安排成本控制的布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成本控制产生于19 世纪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随着第一次工
1
山东泉道农业科技集团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业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意义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企业基本形成,成本控制也就开始在企业管理中确立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泰罗在1911 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科学管理学说。他提倡的定额管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等都体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思想,其中标准化原理不仅带来时间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而且推动了成本会计、成本核算的改革。受其影响,随后在会计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技术方法应运而生。到了20 世纪30 年代,工程技术人员与成本管理人员才取得共识,将标准成本法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使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这就是标准成本制度。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控制成本有效的办法除了制定标准成本以外,还有预算编制。1921 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案》,对于企业实行预算控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竞相采用预算控制。1922年,芝加哥大学教授麦金赛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这是研究预算控制的第一部著作,但当时的预算都是单项预算,即销售预算、现金预算等,各自独立没有结合在一起。后来才发展成为全面预算,以利润为目标,以销售为重点,把各个单项预算密切联系在一起。1936 年,美国会计师乔纳森·哈里斯提出了变动成本法,这种方法主张将固定成本从总成本中分离出来,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把变动成本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固定成本被视为期间费用,在期末全部从损益中扣减。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会计界关于变动成本法的研究才逐渐增多,这种方法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变动成本法在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条件下均可使用,它不仅仅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还能为管理人员制定短期经营决策提供依据。1947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门工程师迈尔斯提出了价值分析来控制成本。价值分析是通过产品成本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1952 年,美国会计学家希钦斯倡导了责任
2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会计,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进行责任成本的核算,并对各有关责任部门或个人进行考核与评价,来调动各级成本管理部门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从而使成本控制更为有效。1960年,哈罗德·费根堡姆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成本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和质量损失,为企业编制质量成本计划,进行成本分析,使企业能有效地进行质量成本控制。1954 年,英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进一步推动了成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目标成本管理理论体系。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库珀(Robin Cooper)和卡普兰(Robert SKaplan)两位教授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之后,作业成本法才受到西方会计界的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西蒙最早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1985 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
综上,国外关于成本控制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越来越向战略化、科学化发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张建辉在2011年《企业成本控制分析与探讨》中指出企业成本控制是推动和改善自身经营管理的动力,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片面注重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王麒然在2011年《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有很多企业成本控制手段一直很落后,没有按照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来控制成本,这样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不利的。李静在2012年《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成本管理范围需要扩大。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点要由内部向外部发展,
3
山东泉道农业科技集团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侧重生产向侧重决策管理转变,分析成本在企业成本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冯永晔在2012年《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指出,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目前,国有企业正在加快改制工作,主要思路是将单一的国有企业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经济形式。经营者和企业职工持股使企业的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将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法人治理实体。李伟在2012年《论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中指出,强化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价值链分析法、成本动因分析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方法。张伟军在2012年《企业成本控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中指出,全面制定相关措施,大力促进制定落实。一是要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要对企业的相关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明确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实行逐级监督,体现责权利的统一;二是要加强对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制定。要切实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确保制度与实际的相互衔接,克服脱节问题的发生。胡颖在2012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思路与对策》中指出作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的指导准则,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的控制原则、日常和定期相结合的控制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控制原则。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对成本控制已经日渐重视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1.3 主要研究内容
生产成本控制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各种生产消耗和费用进行引导、限制及监督,将实际成本维持在预定的标准成本之内的一系列工作。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
4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的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思路:首先是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的理论综述,其次是对某某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研究,然后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对某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性改良对策,最后进一步为企业提出预防性及发展规划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定定性与定量分析此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权威数据等进行论证。具体研究方法比如:对比分析、规范分析、微观及宏观分析等。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泉道农业科技集团生产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