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指 导 书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 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 1 2 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 ......................................... 1 3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 2
3.1 总体设计 ..............................................................................................2 3.2 硬件设计 ..............................................................................................2 3.3 软件设计 ..............................................................................................2 3.4 软、硬件联调 ......................................................................................2
4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 2 5 进度安排 ............................................................. 3 6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 3 7 课程设计题目 ....................................................... 4 8 主要参考资料 ....................................................... 6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后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具有动手、动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是培养在校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动手、善于动手和独立自主解决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使学生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不仅要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资料,撰写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
2 课程设计指导及要求
在课程设计时,2~3名同学组成1个设计小组,分别完成项目的功能设计、电路编辑及调试、编码及调试和课程设计报告编写工作。同批次同学中选择同一题的不超过3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相互讨论。每设计小组提交1份设计报告,设计报告由设计小组同学独立完成,不得互相抄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设计的思路,解答疑难问题和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学生必须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处处被动地依赖指导老师。同学应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和启发。
学生在设计中可以引用所需的参考资料,避免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但必须和题目的要求相符合,保证设计的正确。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和使用各种已有的技术资料,不能盲目地、机械地抄袭资料,必须具体分析,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能力都获得提高。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好自己各环节的详细设计进程计划,按给定的时间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个阶段的设计任务。设计中可边设计,边修改,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交替进行,问题答疑与调试和方案修改相结合,提高设计的效率,保证按时完成设计工作并交出合格的设计报告。
1
3 课程设计的主要步骤
课程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其设计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所述的四个步骤:
3.1 总体设计
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来初步确定系统结构的总体方案,其中主要涉及到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
应用系统中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即某些功能既可以用硬件实现也可以用软件实现。一般说来,用硬件实现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速度,但会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和硬件成本;而用软件代替某些硬件的功能可以使电路简化,便于修改设计,降低硬件成本,但软件工作量增大。
总体设计时,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之间权衡,分工明确,然后分头开始设计。
3.2 硬件设计
在Proteus环境下,结合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硬件原理图,搭建硬件电路。
3.3 软件设计
1、采用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软件,可将整个软件分成若干功能模块。 2、画出程序流程图。 3、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
3.4 软、硬件联调
在Proteus环境下,仿真调试程序。
4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设计题目(在封面注明)
2、设计内容(在此部分详细说明所做题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功能)
3、设计原理及方案(含电路原理图、硬件连接示意图、系统功能框图、程序流程图等) 4、汇编源程序代码(关键代码要加必要注释)
5、实施结果(可给出程序运行界面、实验箱运行结果照片等) 6、课程设计体会 7、参考文献
2
【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总体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排版工整、内容完整、结论正确。要在报告封面上注明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时间等完整信息。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为A4。 (2)格式要求
? 目录:用四号字,其中每章题目中,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并注
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 ? 标题:中文采用四号黑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 正文:中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段落为:1.5倍行距,段前、
段后均为0磅。
? 页面设置: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 cm,右1.5 cm,装订线0.5cm,页眉
1.2cm,页脚1.5cm。页眉以小五号宋体字键入“接口技术课程设计”,居左。页脚插入页码,居中。 ? 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
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作者.文目[J].期刊名,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图书文献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止页码
5 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布置。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提前熟悉设计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软、硬件功能划分,硬件接口原理图设计,程序设计等工作,为课程设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具体安排如下:
周一至周四学生完成设计课题的软硬件联调工作;
周五指导教师检查本周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6 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 考核方法:现场验收(占50%),课程设计报告(占50%)。
? 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平时表现等)、方案合理性、程序编制质量、演
示效果、答辩情况及设计报告质量。 ? 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